我們常說的“被抓”,指的是行政拘留、司法拘留、刑事拘留,其本質上都是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那么,當我們的親友被抓后,應對如何有效應對?首先,放寬心態,不要著急最重要,只有保持理性,才能考慮下一步怎么走。
一、向公安核實真偽,以防上當受騙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八十三條規定,公安機關拘留人的時候,必須出示拘留證。拘留后,應當立即將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羈押,至遲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除無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通知可能有礙偵查的情形以外,應當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時以內,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屬。有礙偵查的情形消失以后,應當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屬。
因此,公安在拘留嫌疑人后,一般二十四小時內便會通知家屬。公安一般按嫌疑人填寫的地址通過快遞通知家屬,但實踐中,部分嫌疑人不想讓家屬擔心,就不填地址或填寫錯誤的地址,導致無法通知到家屬。另收件地址無人收件也有可能造成無法通知的情況。如果家屬沒有收到通知,但又聽說了自己親友被抓的消息,那么家屬可以找公安朋友或律師朋友幫忙查詢確認,也可以帶著親屬關系證明(戶口本、結婚證等)直接前往辦案機關了解情況。
二、確認是行政拘留、司法拘留還是刑事拘留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七條規定,辦案機關可以拘傳嫌疑人二十四小時,如果親友被公安帶走二十四小時候仍不能取得聯系的,則極大可能被拘留了。
針對一種事由作出的政拘留或司法拘留決定,拘留時間一般不會超過15日,這種情況下,不需要聘請律師。當然,如果對處罰決定不服,需提起行政復議或訴訟的,可以請律師。
如果超過15日還沒恢復自由,那么極有可能是被刑事拘留。刑事拘留是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對直接受理的案件,在偵查過程中,遇到法定的緊急情況時,對于現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臨時剝奪其人身自由的強制方法。被刑事拘留的人,說明其已涉嫌犯罪,可能要判刑坐牢,后果要比行政拘留和司法拘留嚴重的多。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八十九條規定,拘留時間一般不超過37天,37天后如需繼續羈押的,需由檢察院批準逮捕。公安機關一般在拘留的30天內報請檢察院逮捕,在這30天內,家屬或律師可以為嫌疑人申請取保候審。如果公安沒有批準取保,那么公安會向檢察院提請批準逮捕,檢察院在7天內,作出批準逮捕或者不批準逮捕的決定,在這7天內,家屬或律師可以為嫌疑人提交不予批捕的法律意見。如果檢察院不批準逮捕,那么嫌疑人一般也可以被取保候審。如果檢察院逮捕了,那么之后的偵查階段、審查起訴階段、審判階段一般很難再取保。因此,這37天,在業內也被稱為“黃金37天”,越早聘請律師介入越好。
三、確定親友的準確關押地
如果收到《拘留通知書》,那么《拘留通知書》上一般都會記載有事由、關押地、辦案機關、聯系方式等。如果沒有收到《拘留通知書》,則可以直接向辦案機關詢問。
四、到看守所給犯罪嫌疑人存點錢或帶點衣服
看守所內一般有夏衣或冬衣,但冬衣可能保暖性不足,所以轉季時,可以適當到看守所送點衣服。
看守所內一般會有基本的飲食保障,但伙食相當清淡,如要改善生活條件,可以適當的為犯罪嫌疑人存點錢。離開時,余款會退還給當事人。
五、在未經過審判,且判決未生效前,只有律師能會見當事人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三十七條規定,辯護律師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會見和通信。在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被羈押期間,為防止犯罪嫌疑人的家屬幫助偽造、毀滅、轉移證據等,有關案件情況一般都會對犯罪嫌疑人的親友保密。此時,只有律師可以會見犯罪嫌疑人,并在偵查結束后,閱取案件的證據材料。因此,在親友被刑事拘留后,應及時委托律師介入,了解詳細案情,并制定下一步的措施。
六、家屬可以替犯罪嫌疑人賠償被害人以取得諒解
在有明確被害人的刑事案件中,如故意傷害罪、強奸罪、交通肇事罪等,在能夠確認親友確實實施了違法犯罪行為的情況下,家屬可以通過辦案機關,提出與被害人溝通達成刑事和解,賠償被害人的損失,以為親友爭取得被害人的諒解。如能取得被害人的諒解,可以較大幅度的為犯罪嫌疑人爭取從輕發落。家屬最好不要私自接觸被害人,以免發生妨害作證、干預辦案、包庇嫌疑人、威脅被害人等行為,屆時一個沒出來,又進去好幾個。因此,盡可能的在辦案機關的同意下進行和解。
七、及時聘請律師
如果是被刑事拘留,越早聘請律師越好。律師是專業的法律從業人員,無論是案件的處理還是與辦案人員的溝通,都要比非律師人士專業得多。千萬不要自己在網上搜索幾個法律條文,免費咨詢了幾個問題,就認為已經懂了,最后發現自己做的都是無用功,而且錯過了最佳辯護時機,給律師增加了辯護難度,似懂非懂是最可怕的。一般的刑事案件,律師費不會很高。
八、不可盲目輕信他人的承諾
筆者經常聽到當事人反應,某某人說他跟公安局局長有關系,給幾十萬可以撈人,結果錢給了,人還是沒出來。像這種冒充大頭鬼的人很多,而且像這種事,對方一般都會營造出神秘、謹慎的氛圍,比如一個封閉的小房間,沒收手機,只收現金等,發現被騙后,想要討回這筆錢是很困難的。
因此,得知親友被抓后,家屬緊張、焦慮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此時更應保持理智,不可讓圖謀不軌之人有機可乘。此時,唯一可信任的只有律師。
刑事案件處理的周期比較漫長,家屬需做好打持久戰的心理準備。律師一般會根據案情需要及時與辦案機關溝通,并將案件的進展情況告訴犯罪嫌疑人及家屬,但涉密、可能妨礙偵查等的信息除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時公租房怎么分?
2020-01-14借錢不還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2020-02-21第三人代理履行和債務轉讓有什么區別?
2020-03-02匯票保證事項有哪些?
2020-03-10未成年社區矯正對象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責任怎么辦?
2020-03-20別讓網貸毀了你的大學生涯
2020-03-25土地權屬糾紛的處理程序是什么?
2020-03-30商標復審要具備哪些條件
2020-04-03租賃房屋的拆遷補償
2020-04-09保密協議是否侵犯我們的權利
2020-04-10救死扶傷不容易,醫患關系慎處理
2020-04-10被迫辭職,如何維權?
2020-04-146歲小孩可以做民事訴訟原告嗎?
2020-04-15試用期的常見問題
2020-04-15微信原創文章是否受著作權法保護
2020-04-21按照勞動法加班工資如何計算?
2020-04-27勞動爭議案件的仲裁處理流程
2020-04-28怎么樣認定夫妻共同債務?
2020-04-30離婚后有探視權嗎?
2020-04-28如何認定侵犯著作權罪
2020-04-29老公出軌離婚夫妻共同財產如何分割?
2020-04-30離婚夫妻共同財產約定有沒有法律效力?
2020-04-30離婚子女撫養權需要考慮哪些因素?
2020-04-30包庇罪如何量刑
2020-04-30誘人吸毒,該如何判刑
2020-04-30婚前財產公證有沒有必要?
2020-04-30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一般多久出來
2020-05-01繼承權公證的流程怎么走?
2020-05-01訴訟離婚爭奪子撫養權怎么收集證據?
2020-05-02離婚訴訟非婚生子女撫養權怎么判?
2020-05-02離婚以后對方不肯支付子女撫養費怎么辦?
2020-05-02堅決拒給子女撫養費要不要坐牢?
2020-05-02法院離婚訴訟書應該怎么寫?
2020-05-02上法院起訴離婚程序怎么走?
2020-05-03夫妻離婚以后子女監護權通常歸誰?
2020-05-04拆遷糾紛請律師費用標準是怎樣的?
2020-05-04離婚以后子女撫養費可以要求變更嗎?
2020-05-04對方出軌可以追討賠償嗎?有哪些法律支持?
2020-05-05異地已合并養老保險查詢方式是什么
2020-05-06哺乳期非法解除勞動關系需要怎么補償?
202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