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總則第一條根據國務院《醫療事故處理辦法》第二十七條的規定,結合青海省的實際情況,現制定《青海省醫療事故處理辦法實施細則》(以下簡稱《細則》)。第二條本細則適用于我省各級醫療單位和各類醫療單位(含向當地駐軍開放的醫院)在診療護理工作中發生的醫療事故或者可能發生的醫療事故、事件的處理,個體執業醫務人員和鄉村醫生。
第三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屬于醫療事故:
(一)對疑難、罕見病例,醫務人員按照規定進行了檢查和處理,但由于技術水平和設備狀況難以預測和判斷,故發生事故預防;
(2)藥物過敏試驗結果正常或未按規定進行藥物過敏試驗的藥物引起的藥物過敏反應;
(3)在新技術、新療法、新藥應用于診療前,實行報告制度,向患者家屬說明情況,征得家屬同意,做好充分的技術準備后,事故仍然發生;
(4)正常劑量藥物(包括生物制品)治療過程中出現的副作用;
(5)傷害手術中因手術部位嚴重粘連、解剖畸形、腫瘤侵襲等原因造成周圍組織或器官損傷;
(6)患者及其家屬不遵守醫院規章制度,不執行醫務人員指令或拒絕檢查治療,造成死亡的不利后果。第二章醫療事故的分類和分級第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責任事故:(一)片面強調制度和程序,不負責任地轉診或者不采取危重病人急救措施,延誤或失去搶救機會的;
(2)在診療過程中,不請示或聽從上級醫生指導,不知道病情難易的;接到下級醫生報告后不及時處理的,造成嚴重后果的;(3)在手術治療過程中,開錯部位,取錯器械,將器械、紗布等異物留在患者體內,或誤傷重要器官,造成嚴重后果的;(4)在護理工作中,不嚴格執行醫囑、醫療制度和技術操作規程,不按規定換班,打錯針、開錯藥、輸錯血,造成嚴重后果的;(五)助產工作中不認真觀察產程,違反分娩原則或者技術操作規程,病情危重時不及時組織搶救,造成母嬰死亡的;(六)消毒不落實的,隔離、無菌操作規程,所提供的器械、敷料、藥品不符合消毒要求,造成感染,加重病人痛苦,造成嚴重后果的;(七)用藥過程中違反藥品禁忌癥或者藥品過敏試驗等使用規定的;(八)藥學工作中存在處方錯誤、藥品分布錯誤、用法錯誤、劑量錯誤、標簽錯誤、有毒、限量、戲劇性藥品無明顯標簽、制劑內容錯誤等問題違反操作規程,造成嚴重后果的;
(九)檢驗科、放射科、病理科等非臨床科室未報告或者錯報檢驗結果,檢驗血型錯誤,送錯血,取錯片,造成嚴重后果的;(十)醫療、護理、藥學、技術人員不掌握原則,利用工作便利,濫用麻醉、劇毒、限用藥品,看不到病人亂開、錯開,造成嚴重后果的。第五條在醫療護理工作中,因專業技術水平的限制和設備條件不足,履行職責,未違反制度和技術操作規程,在診斷、治療、護理等方面有過錯,造成死亡、殘疾、功能障礙的所有的病人都是技術事故。第六條因責任和技術原因造成的事故,應當根據事故的主要原因確定事故性質。第七條醫療事故分類標準(一)一級醫療事故,是指行為人的過錯直接導致患者死亡(患者因病情嚴重或者疾病晚期衰竭瀕臨死亡,行為人有過失,但屬于巧合因素,不能認定為醫療事故)。(二)繼發性醫療事故是指行為人的過失,直接導致患者嚴重殘疾或者嚴重功能障礙。
1。二級甲等醫療事故是由下列情況之一造成的:
(1)植物人;
(2)昏迷,臨床確診無法恢復的人;
(3)癡呆癥;
(4)重度智力遲鈍;
(5)雙眼失明;
(6)雙眼視力小于一米指數,治療后無法恢復者;
(7)失去一只眼球;
(8)胃、腸、膀胱等永久性造口;
(9)主要器官受損,需要依靠藥物或器械維持功能,經臨床證實無法恢復;
(10)截肢雙手;
(11)雙上肢完全功能障礙;
(12)單足單手截肢或完全功能障礙;
(13)雙下肢完全功能障礙或嚴重功能障礙(包括雙下肢高位截肢、雙髖關節強直、雙膝關節強直);
(14)雙足截肢;
(15)大便失禁,經臨床證實無法治愈;
(16)截癱或偏癱,肌力不足Ⅲ級;
(17)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
(18)2次以上ⅡB級事故;(19)其他類似案件。
2。下列情況之一為ⅡB級醫療事故:
(1)視力、視野嚴重損害,部分喪失工作生活能力;
(2)雙耳全聾;
(3)誤取一側腎臟;
(4)腎損害,臨床診斷為腎功能不全;
(5)偏癱,肌力Ⅲ、Ⅳ級;
(6)脊柱側凸30度以上;
(7)后凸角度30度以上;
(8)脊柱、軀干或四肢原有畸形,嚴重加重(除脊柱結核病灶切除畸形加重外);
(9)雙下肢肌肉萎縮,肌力2級以下,依靠器械不能維持功能;
(10)截肢或完全功能衰竭;
(11)未婚、已婚、未生育的男女生育功能喪失(包括育齡婦女子宮切除術,其子女已死亡);
(12)有兩件以上ⅢA級物品的;
(13)有上述類似情形的。(三)三級醫療事故是指行為人的過錯,直接導致患者殘疾或者功能障礙。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三級甲等醫療事故:
(1)視力、視野損害,但不喪失工作和生活能力;
(2)雙耳聽力明顯下降(60分貝以上);
(3)聲帶或咽喉損害,對發音有明顯影響;(4)主要臟器功能改變(有臨床及客觀檢查指標),但不需要借助藥物或儀器維持;
(5)食管損傷、吞咽困難;
(6)原正常尿道狹窄、排尿困難;
(7)育齡婦女子宮切除術;
(8)脊柱或軀干畸形,對功能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9)主要關節功能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但基本能堅持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10)拇指缺失;
(11)除拇指外,其余四指缺失三指以上<(12)任何手、兩個手指和掌骨的喪失;(13)前臂僵硬;(14)肩關節、腕關節、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和任何其他主要關節的損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違紀案件有追訴時效嗎
2021-02-07私自改合同有什么后果
2021-01-01超市售假工商局如何處罰
2021-02-03匯票提示付款無應答是否是拒付
2021-03-23解讀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2021-02-08離婚財產保全怎么解除保
2021-02-13尋釁滋事被行政拘留后還能再追訴嗎
2020-12-11關于勞務糾紛中侵權損害賠償的規定
2021-02-21用人單位末位淘汰解除勞動合同合不合法
2021-01-03為什么要簽第三方勞務合同
2021-02-18農民工意外死亡最少獲賠額為多少?
2021-02-26聘書能否代替勞動合同
2020-12-11發生哪些事故時保險公司可以不賠償
2021-01-05建筑工程保險的除外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01本案已經獲得侵權人賠償后被保險人能再否向保險公司申請賠償
2020-11-13如何確定建筑工程保險的保險期限
2020-12-24冒領社會保險是否會進入社保失信人名單
2021-02-21醉酒肇事保險賠償嗎
2021-02-15保險合同的當事人有哪些
2021-02-04校方責任保險理賠案例導言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