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因為相關涉案人員可以先向法院申請撤訴,當然這種做法產生效果的可能性很小。無論審判結果多么不公,案件必須盡快結案,因為這個判決是你下一次權利救濟的前提。民事訴訟有一個期間,法定期間一般為六個月。法官惡意拖延超過法定期限的,也可以以法官濫用職權拖延辦案,造成工作延誤為由向其上級報告(《法官法》第三十二條)。《法官法》第三十三條規定,法官有本法第三十二條所列行為之一,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如果全院對此遮遮掩掩,就應該向上級法院反映,只要上級法院重視后果,對本院來說就不可忽視。在這個實踐中我們要注意的是,法官可能會說拖延的原因是當事人的,所以你應該積極參與訴訟,比如提交證據。
3。法院判決后,可以向上級法院提起上訴,也可以向檢察院申請介入審判活動。《民事訴訟法》第十四條規定:“人民檢察院有權對民事審判活動進行法律監督。
4。如果所有的法律手段都不能奏效,我們可以用現在流行的方法作為法治社會中最無助的方法來尋求新聞媒體的幫助。第一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具有國家行政職權的機關、組織及其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不服,依法提起訴訟的,屬于人民法院行政訴訟的范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下列行為提起訴訟的,不屬于人民法院受理行政訴訟的范圍:(一)行政訴訟法第十二條規定的行為;(二)公安、國家安全等機關依照刑事訴訟法明確授權實施的行為;(三)法律規定的調解行為、仲裁行為;(四)無強制力的行政指導;(五)駁回訴訟請求重復處理行政行為當事人的申訴;(六)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權利義務沒有實際影響的行為。(1) 依照行政訴訟法的規定,屬于行政訴訟范圍,原告提起民事訴訟的,不予受理,應當告知原告提起行政訴訟;(二)依法,雙方自愿就合同爭議達成書面仲裁協議,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原告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的,不予受理,并通知原告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三)根據法律規定,原告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的,不予受理,并通知原告向有關部門申請解決;(四)原告因不屬于法院管轄的案件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的,不予受理,法院不予受理通知原告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
(5)判決、裁定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案件,當事人再次起訴的,不予受理,并通知原告按照上訴處理,但人民法院的裁定除外允許撤訴的法院;
(六)依法在一定期限內不能起訴的,在不起訴期限內不能起訴的,不予受理;(七)不允許離婚、調解的離婚案件,判決、調解維持收養關系,無新情況、新理由,原告在六個月內提起訴訟的,不予受理。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合同的種類及勞動合同訂立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0-12-17股份有限公司用交稅嗎
2021-03-05職工持股會
2020-12-17商號與商標的不同之處是什么
2020-12-17死緩減刑后最低執行期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07現在孩子輔導可以要求前夫增加撫養費嗎
2021-02-16家庭冷暴力的類型
2021-01-22贍養老人能占有老人房屋嗎
2021-01-03如何繼承股票遺產
2021-02-03沒拿房子抵押可以強制執行嗎
2021-03-25山西銀監會非法集資條例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6花錢收別人銀行卡犯法嗎
2021-02-12二審上訴變更訴訟請求的處理及風險
2021-01-09怎樣與房屋中介簽合同
2021-02-21一個員工是否可以跟兩個公司簽勞動合同
2021-01-05試用期辭退的條件有什么
2021-03-24產品責任是怎么構成的
2020-12-31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的解決途徑有哪些
2021-03-04保險合同如何變更
2021-01-304s店涉嫌欺詐怎么索賠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