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相關法律法規,拆遷補償不屬于土地出讓金。拆遷補償是合法房屋拆遷時對被拆遷人的經濟補償,土地出讓金是土地使用時支付給政府的使用費。《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五十五條以出讓方式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建設單位,按照國務院規定的標準和方式繳納國有土地使用費和其他費用后,方可使用。本法施行以來,新增建設用地土地使用費的30%上繳中央財政,70%上繳有關地方人民政府,全部用于耕地開發。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十七條的規定,市、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征收人的補償包括:(一)對被征收房屋的價值補償;(2) 房屋征收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補償;(三)房屋征收造成的停產停業損失補償。市、縣人民政府應當制定被征收人的補助和獎勵辦法。第十八條征收個人住房,被征收人符合住房保障條件的,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優先保障住房。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房屋拆遷補償方式。貨幣補償金額根據被拆遷房屋的位置、用途、建筑面積等因素,以房地產市場評估價格確定。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2) 產權交換是拆遷人將異地或原地重建的房屋與被拆遷人的房屋按一定標準進行交換的一種補償方式。《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第二十五條規定:“產權交換的,拆遷人和被拆遷人應當依照本條例第二十四條的規定,計算被拆遷房屋的補償金額和交換房屋的價款,并在產權交換中解決差價”,即根據房屋的位置、用途、建筑面積等因素,由拆遷人和被拆遷人按照房屋的評估價計算補償金額和被拆遷房屋的價格以及被交換房屋的價格房地產市場,解決產權交易的價差。拆遷人應當提供符合國家質量安全標準的房屋用于拆遷安置。
一般來說,被拆遷人可以選擇拆遷補償的方式,但也有兩種例外:拆遷人對非公益性住房附屬物,不得進行財產交換,由拆遷人進行貨幣補償。被拆遷人與房屋承租人未就解除租賃關系達成協議的,被拆遷人應當與被拆遷人交換房屋產權。產權交換的房屋由原房屋承租人租賃,被拆遷人應當與原房屋承租人簽訂新的房屋租賃合同。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回答。拆遷補償不屬于土地出讓金。拆遷補償是合法房屋拆遷時對被拆遷人的經濟補償,土地出讓金是土地使用時支付給政府的使用費。歡迎需要法律幫助的讀者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一般保證期間如何起算
2021-01-20個人合伙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27婚前財產可以寫遺囑嗎
2021-02-02交通肇事逃逸后果是什么
2020-12-05不贍養老人有繼承撫恤金權嗎
2021-02-15競業限制對在校學生有效嗎
2021-02-23勞務派遣是否計入應付職工薪酬
2020-12-17什么情況必須先進行勞動仲裁
2020-12-24投資型保險購買注意事項
2021-01-28無效保險合同
2020-11-29把人撞傷了保險怎么賠
2021-03-11沒有準駕證肇事保險公司給理賠嗎
2021-03-26重復投保有什么后果
2020-12-21保險合同違約金有多少
2021-03-26保險受益人具有怎樣的法律制度
2021-03-11幾種常見的車險拒賠糾紛
2020-11-29違反最大誠信原則所帶來的保險糾紛
2021-01-20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意義是什么
2021-01-17土地出讓方式主要有哪些,土地出讓方式分別有哪些含義
2021-03-13模擬拆遷簽約率達不到就不拆了嗎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