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房屋拆遷補償不合理,可以采取哪些救濟措施?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二十五條房屋征收部門和被征收人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決定補償方式、補償金額和支付期限,財產損失、搬遷期限、過渡方式、過渡期間,應當簽訂產權轉讓的場所和面積、搬遷費、臨時安置費或者周轉房、生產經營損失補償協議。賠償協議訂立后,一方當事人不履行賠償協議約定的義務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法提起訴訟。第二十六條房屋征收部門未在征收補償方案規定的期限內與被征收人達成補償協議,或者被征收房屋的產權人不明確的,應當向當地人民政府報告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按照征收補償方案作出補償決定,并在房屋征收范圍內予以公告。賠償決定應當公平,包括本條例第二十五條第一款規定的賠償協議的有關事項。被征收人對補償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具體實際應用(一)拆遷人與被拆遷人協商達成拆遷協議。如有異議,拆遷人可以拒絕簽字。根據當事人的申請,由房屋拆遷行政主管部門作出決定。房屋拆遷行政主管部門是被拆遷人的,由同級人民政府決定。裁定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2) 不同情況下的賠償標準不同。
補償標準應根據具體拆遷項目的實施意見和各地不同的經濟發展狀況,并結合房屋、土地的不同情況確定。房屋拆遷補償分為房屋補償和土地補償。商品房補償高于宅基地補償。拆遷律師提醒我們,在評估商品房時,一定不能忘記要求賠償生產經營損失。因此,無論補償標準是否過低,被拆遷人都要考慮當地的實際情況。當補償過低時,首先要申請政府信息公開,看政府設定的補償是否公平合理。發現拆遷人未按照補償協議履行義務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復議或者行政訴訟。(4) 如果補償太低,拒絕簽協議,萬一強拆該怎么辦?
未經有關部門判決強行拆除是違法的。作為房屋的合法所有人,可以要求追究被拆遷人的行政違法責任和侵權人的侵權責任,并賠償相應的損失。構成犯罪的,還應當追究刑事責任。
(五)拆遷方除補償標準偏低外,還可能存在手續違法等其他違法現象。拆遷策略有很多種。我們需要培養一雙老大哥的眼睛,迅速看穿,及時維權,這樣才能獲得第一次機會,大大提高打贏官司的可能性。
以上知識是對《房屋拆遷補償不合理時可采取何種救濟措施》編輯提問的答案律師網. 如果讀者需要法律幫助,歡迎閱讀律師網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辯律師的地位,權利,義務,責任分別是怎樣的
2020-12-29醫鬧入刑的能與不能
2021-01-18工資多發了不退要怎樣解決
2020-11-15不可抗力及違約責任的免除
2020-11-14沒收手機是侵犯財產權嗎
2021-03-13股權擔保合同怎么寫
2021-03-16加工承攬合同免責協議有效嗎
2021-01-11勞務合同和務工證明有什么區別
2020-12-26跟什么樣的人可以簽勞務合同
2021-03-20停工留薪期是否可以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4辭退書怎么寫
2020-11-19人身保險合同效力的法理分析
2020-12-31買旅行社境外旅游保險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22職工每個月失業保險領多少錢
2021-02-13車子被人放火保險有賠嗎
2020-11-25化名的保單有效嗎
2020-11-09財產損失保險合同的分類是什么
2020-12-19簽土地承包合同注意事項都有哪些
2021-02-14農民土地流轉協議怎么寫
2021-03-13營業房拆遷時,按照住宅標準補償是否合理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