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土地征收是指國家為了公共利益,強制購買屬于國家或者集體的集體所有或者私人使用的土地的法律行為。公益性主要是指國家或政府為實現公共利益而設立的各種公益性事業,如城市基礎設施、公共休息場所等。根據《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條規定,被征收耕地的補償費主要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和苗木補償費。《物權法》第四十二條第二款還規定,集體所有的土地被征收時,應當依法足額繳納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為被征收農民安排社會保障費,保障其生活保障被征收農民的合法權益,保護被征收農民的合法權益。(1) 土地補償費。
主要是國家對土地征收造成的土地投資和收益損失給予土地所有人的補償。征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標準為征收耕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年產值按征收前三年的平均產量和國家規定的價格計算。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補償標準為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產值的6至8倍。征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補償費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參照征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標準規定。征收城市郊區菜地的,用地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繳納新菜地開發建設資金。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在國家規定的范圍內規定。(2) 安置補助。
安置補助是對以土地為主要生產資料、以土地為生活來源的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補助,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安置的農業人口數量,按照被征收耕地數量除以被征收單位征地前人均占用耕地數量計算。每一被安置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標準為征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4至6倍。但被征收耕地每公頃最高安置補助不得超過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15倍。征收其他土地的安置補助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參照征收耕地的安置補助標準規定。按照規定支付土地補償款和安置補助費,不能維持被安置農民原有生活水平的,經省人民政府批準,可以增加安置補助費,自治區、直轄市。但是,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費的總和不得超過被征收土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30倍。(3)對地上附著物和幼苗的補償。
①地上附著物補償是指因自然或人為原因與土地相結合的私人或集體房屋、水井、墳墓等設施所造成的損失的補償。但是,在土地征用計劃談判后建造的任何設施將不予賠償。
②青苗補償是對農民因征地而種植的青苗損失的補償。被征收土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質量有問題可以退房嗎
2021-02-04現在軍婚需要單身證明嗎
2021-01-31如何處理交通事故
2021-03-24孩子可改隨繼父的姓氏嗎
2021-02-22事實婚姻如何起訴離婚
2021-03-10怎樣通過申請支付令來要債
2021-02-15單位拒絕支付工傷賠償怎么辦
2020-12-12如何正確認識離婚損害賠償制度
2021-02-27擔保合同無效后責任怎么承分擔
2021-02-24按揭房辦理房產證流程是怎樣的
2021-03-10勞動糾紛也是一裁終局嗎
2021-01-27私家車載客遇事故保險公司是否理賠
2021-03-04學生 幼兒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0-11-09理賠金不因新標準變更 保險合同約定有效
2020-12-24無證駕駛時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1-16汽車刮蹭怎么申請理賠
2021-03-18土地流轉需要注意的常見問題有哪些
2021-01-13廠房拆遷款要交企業所得稅嗎
2021-03-15西城拆遷安置房是否可以進行買賣
2021-03-09房屋的補償安置方式有哪些,農村征地拆遷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