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農村宅基地補償標準為
1。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補償安置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省、自治區、直轄市可以根據國務院制定的具體辦法,制定補償安置的具體標準。被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被征收耕地的補償費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費、地上附著物和苗木補償費;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費之和不得超過30元土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倍。征地補償包括被征地農民的土地補償、安置補助和社會保障費用、農民和村民的居住補償、其他地上附著物補償和青苗補償。在住房保障方面。對城市規劃區內被征地農民,在國有土地上配建房屋,不能配建的,按市場價格給予貨幣補償;在城市規劃區外,安排宅基地重建房屋,并根據新房成本給予補償。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標準不同。”“單獨補償”是指土地補償與附著物補償的分離。農村宅基地的房地產權利屬于村集體,分配給村民使用,村民在宅基地上建房居住。就宅基地拆遷而言,有兩種補償方式。
2。房屋產權屬于村民,所以房屋補償款屬于村民。村民的宅基地被征用后,如果沒有其他宅基地,村集體應當將宅基地重新分配給村民,讓村民在新宅基地上建房。三。房屋拆遷補償價格由宅基地面積補償價格和被拆遷房屋重置價格構成。計算公式為:
房屋拆遷補償=宅基地面積補償價*宅基地面積+被拆遷房屋重置價。
2。如何根據我國土地管理法的規定解決宅基地糾紛,宅基地糾紛的解決方式主要有三種:
(1)《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條第一款規定:“土地所有權”對使用權和使用權的糾紛,由當事人協商解決因此,公民之間的宅基地糾紛應通過協商解決。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條第二款規定:“個人之間或者個人與單位之間的糾紛,由鄉級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該法還規定,侵犯土地所有權、使用權的糾紛,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侵害,賠償損失。(3)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條第三款規定:“當事人對有關人民政府的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由此可見,公民之間的土地使用權、所有權糾紛,只有經有關行政機關處理,不服判決,才能依照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條、第五十三條的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否則,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是,侵犯土地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被侵權人可以不經行政機關處理,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此外,宅基地糾紛也可以通過人民調解解決。
以上是小編對《農村宅基地和房屋拆遷補償標準》的回答魯巴網. 我們可以了解以上農村宅基地和房屋拆遷的補償標準,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其他法律知識,我們還提供專業的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再次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交車發生事故公交公司不墊付住院費怎么辦
2021-03-22勞動合同法關于經濟補償金的規定
2021-03-02被打做法醫鑒定流程是怎樣的
2020-11-19什么是物權法定準則是什么
2020-12-07違法但不犯罪如何處罰
2021-03-24丈夫因賭博欠下的賭債是夫妻共同債務嗎
2020-12-01想訴訟離婚,女方把結婚證藏起來怎么辦
2021-03-02勞務派遣工合同到期終止可否享受經濟補償金
2021-01-17借用資質勞務分包是否有效
2020-11-21員工簽訂七天無工資試用期是否合法
2021-01-12勞動糾紛宣判后多久執行
2020-12-29投保后可以享有的服務有哪些
2020-12-23如實告知義務對保險合同效力的影響
2020-11-22走人行道撞了人保險公司賠嗎
2021-02-15保險合同的特約條款包括哪些
2021-01-31淺談我國保險稅制的改革
2021-02-25該保險合同是否適用第三者強制責任保險的理賠原則
2020-12-15怎樣簽訂土地轉讓協議
2021-01-07法律是如何規定土地出讓金的
2021-01-05商用土地怎么轉讓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