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土地管理法》和《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集體土地征用程序一般如下:
(1)申請建設用地(必須是國有土地,村鎮公共設施和村民住宅除外);
(2)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
(3)辦理征地審批手續;
(4)簽發征地通知書;
(5)實施征地補償(經批準的征地方案應與征地補償安置方案一起在征地區公布,并聽取意見。有爭議的,由縣政府組織協調,協調不成的,申請裁決。征地補償安置協議不影響征地方案的實施。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批準之日起3個月內,全部支付征地費用。)第四十五條征收下列土地,由國務院批準:
(一)基本農田;
(二)基本農田以外的耕地超過35公頃;
(三)其他土地超過70公頃。
根據國務院《基本農田條例》第二條第二款規定,基本農田是指根據一定時期內人口和社會經濟發展對農產品的需求以及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不能占用的耕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的征地審批權限為:(一)基本農田以外不超過35公頃的耕地;(二)其他不超過70公頃的土地。省級人民政府批準征收土地后,應當報國務院備案。同時,根據《土地管理法》第四條規定,我國實行土地利用管制制度,將土地分為農用地、建設用地和未利用地。征收農用地的,應當按照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提前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具體審批權限為:(一)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的公路、管道工程和大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占用的土地和批準的建設項目(二)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城市、村莊、集鎮建設用地規模范圍內,實施規劃的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由原批準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機關按照年度土地利用計劃批準。在批準的農用地轉用范圍內,具體建設項目用地可以由市、縣人民政府批準;(三)其他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建設項目占用的土地,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征地審批和農用地轉用審批是兩個不同但又相互關聯的程序。
國務院批準農用地轉用的,同時辦理征地審批手續,不需要單獨辦理征地審批。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在征地審批權限內批準農用地轉用的,應當同時辦理征地審批手續,不需要單獨辦理征地審批手續。超過征地審批權限的,應當報國務院批準。
以上是相關答案。征地時,一般不需要向國務院提出申請,除非是基本農田。土地被征用后,一般會補償房地產或貨幣,由被拆遷戶自行選擇。如果您有其他法律問題,可以向律師咨詢律師網. 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用人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怎么維權
2021-02-20疫情減租政策是怎樣的
2021-02-07實習生可以解除實習協議嗎
2021-01-27律師收費標準最新規定出臺
2020-12-14父母房產繼承有糾紛怎樣保全
2021-01-05專利轉讓的費用和稅率是多少
2021-01-28訴訟離婚一方不同意怎么辦
2021-03-14專門人民法院可以審理行政案件嗎
2020-12-18發生車禍后怎樣收集證據
2021-02-14挪用公款罪如何認定
2021-02-05撤銷權的訴訟時效
2021-03-22訴訟離婚由哪個法院管轄,離婚訴訟途徑有哪些
2021-02-26拆遷安置房加子女名字怎么弄
2021-02-16集資房交易受法律的保護嗎
2021-02-03勞動合同變更的方式
2021-03-21實習期間因工作導致腰間盤突出屬于工傷嗎
2021-02-28勞務外包繳納什么稅
2021-01-05辭退過了醫療期的員工如何賠償
2020-12-28勞動爭議仲裁和解與仲裁調解的區別
2020-11-25意外傷害怎樣申請理賠
2021-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