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使用權期限,是指土地交易合同約定的土地使用權期限。土地使用權期限的長短直接影響到土地的使用年限和相應的土地收益。如果確定土地年收入,土地使用年限越長,土地總收入越多,土地利用效率越高,地價也會相應上漲。因此,可以通過對使用權的修改,消除因使用權不同造成的價差。根據我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第十二條規定,土地使用權出讓的最長期限按照下列用途確定:
住宅用地70年;
工業用地50年;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用地50年;
商業、旅游、娛樂用地40年;
工業用地50年;
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用地50年;
商業、旅游,娛樂用地40年;
工業用地50年;倉儲用地50年;
綜合用地或其他用地50年。
住宅的土地使用年限為70年,從取得土地使用權之日起計算。房改房產權的土地使用年限起始時間為該地塊地上房屋參與房改后第一套繳納土地出讓金的房屋。經濟適用房的使用年限為50年。工業用地50年;
教育、文化、體育、衛生等公益性生活用地;
商業、旅游、娛樂用地40年;
綜合或其他用地50年。土地利用年限最長為70年。據市國土資源部門相關人士介紹,土地使用年限從開發商取得該地塊土地使用證之日起計算,即國家首次出讓該地塊的時間。根據1990年5月19日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土地使用權出讓的最長期限按照下列用途確定:
住宅用地(俗稱商業用地)住房用地):全國統一用地年限為70年;
工業用地(俗稱工廠用地)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等公益事業用地:用地年限不確定;經營、旅游、娛樂用地:用地年限不確定為40年;綜合或其他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年限不確定,使用年限為50年。根據2007年10月1日實施的《物權法》規定,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限屆滿時,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限自動續期,根據1994年7月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二十一條規定,辦理土地使用權續期的,應當重新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并按規定繳納土地使用權出讓金。也就是說,按照之前的規定,土地使用權續期需要繳納一定的費用?!段餀喾ā奉C布后,雖然規定了自動續期,但對續期土地使用費的繳納標準和方式沒有明確規定。特別是今年3月,《土地管理法(修訂草案)》開始在一定范圍內征求意見。與“草案”相比,“草案”將“免費自動續期”改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自動續期”。但是,如何延長房屋使用權,是否繳納土地出讓金,以及購房人的土地使用期屆滿時繳納多少,目前尚無明確說法。相關業內人士認為,適當續期的可能性最大。土地使用年限縮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對于個別新購住房土地使用年限縮水的原因,房地產開發商和國土部門認為,主要原因是房地產開發周期長,土地出讓后部分地塊出讓,土地閑置時間長。針對陳女士投訴市區某樓盤土地使用年限縮短16年的問題,該樓盤開發商相關負責人梁經理曾表示,1993年該地塊出讓時,他的公司并不是一手買家。公司2007年接手該地塊時,已經閑置了很長時間。無獨有偶,在江海區,一個“縮水”了16年的樓盤地塊,自1994年首次出讓以來,閑置了10多年。對于閑置時間長的問題,有人認為,一些房地產開發商為了在取得土地后獲得最大利潤,故意不及時開發土地,等升值后再開發。當土地可以出售時,土地的使用年限已經過了很長時間。對此,市國土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市國土部門采取多種措施加大閑置土地處置力度,有效遏制了閑置土地現象。
房地產開發周期長也是“縮水”的主要原因,這也是房地產開發商所共有的。他們認為,從開發商取得土地使用權開始,房地產規劃、開發、銷售的正常過程一般需要2至3年,甚至3至4年。面對經濟不景氣,或開發商資金不到位、相關文件未完成等因素,開發周期可能會延后較長時間。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傷殘鑒定需要多少鑒定費
2020-11-09拖欠工程款民事判決書怎么寫
2021-01-24怎么讓法官調解離婚
2020-12-26退伍軍人跟沒當過兵的人犯法怎樣判刑
2020-11-21離婚后一方過度糾纏一方怎么辦
2021-01-24離婚后孩子的探視權法律規定
2020-11-25沒有以夫妻名義同居構成重婚罪嗎
2020-12-06存單質押法院是否可以扣劃
2020-12-05申請回避是指什么
2020-11-14連環購銷合同糾紛如何處理
2021-01-29房產證已過戶十年現在有效嗎
2021-02-13哪些情形可以變更勞動合同,變更勞動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1-03-10用人單位招工能否收押金
2021-01-19雇傭關系的賠償責任是什么
2021-02-25勞動者維權要提供證據嗎
2020-11-15人壽保險的投保對象是什么,買人壽保險時應注意什么
2021-01-26人身意外險的賠償項目有哪些
2020-12-19交通事故中一方逃逸保險公司應怎樣賠償
2021-01-05保險合同中延遲生效條款如何生效
2021-01-20對進入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不服怎么辦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