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地拆遷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有:。國家征收土地的,征地拆遷實施主體不規范,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照法定程序批準后公告實施。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申請征收土地的,應當進行被征收土地現狀調查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并公布征收范圍、土地現狀、土地用途、土地用途等,被征收土地所在鄉(鎮)、村、村民小組范圍內的征收目的、補償標準、安置方式、社會保障等情況,至少30日,聽取被征收農村居民對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村民委員會和其他有關方面的意見。
被征收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多數認為征地補償安置方案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組織聽證,修改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和聽證情況。被征收土地的所有人、使用人應當在公告規定的期限內,持房地產權證辦理補償登記。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計算落實有關費用,確保足額到位,并與被征收土地的所有人、使用人簽訂補償安置協議;確實難以達成協議的,申請征收土地,應當如實說明。有關前期工作完成后,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申請征地。
在實際征地拆遷工作中,很少嚴格按照這一規定執行。多數情況下,政府設立臨時機構,有的叫開發區,有的叫工業園區,有的叫建設項目指揮部,人員由各部門臨時調動。有的縣級政府將建設項目的征地拆遷工作直接委托給鄉級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不直接參與組織實施。土地征用公告是土地征用的必要程序。征地公告有兩種,一種是征地公告,另一種是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根據國土資源部《征地公告辦法》第四條規定,被征收土地的市、縣人民政府應當自收到征地方案批準文件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公告征地情況,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具體實施。第五條規定:“征地公告應當包括下列內容:(一)批準機關、批準文號、批準時間和批準用途;(二)所有人、地點、土地類型和面積(三)征地補償標準和農業人員安置方式;(四)征地補償登記的期限和地點。根據第七條規定,“有關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征地公告之日起45日內,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并公告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第八條規定: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應當包括以下內容:(一)集體經濟組織征用土地的地點、類型、面積,地上附著物、苗木的種類、數量,(二)土地補償費的標準、數額、支付對象和支付方式;(三)安置補助的標準、數額、支付對象和支付方式;(四)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標準和支付方式;(五)具體安置方式(六)其他與征地補償安置有關的具體措施。這兩個條例規定了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的時間和內容。
在實際征地拆遷工作中,完全按照法律法規和規章要求進行公示的很少。有的小項目未公示,有的公示未張貼,有的公示兩次只公示一次,有的內容不全,有的未收到征地方案批準文件就發布征地公告。因此,公告內容缺乏審批權限、批準文號和批準時間。如果征地不依法公告,違反了法定程序,剝奪了農民的知情權,將造成嚴重后果。根據《征地公告辦法》第十四條規定,未依法公告征地的,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者其他權利人有權依法要求公告,有權拒絕辦理征地補償登記手續。未依法公告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的,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者其他權利人有權依法要求公告,并有權拒絕辦理征地補償安置手續。《征地公告辦法》第九條規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者其他權利人對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有不同意見或者要求聽證的,應當自主管機關提出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報有關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備案。”第十條規定:“有關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研究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者其他權利人對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的不同意見。當事人要求聽證的,應當舉行聽證。確需修改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的,應當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批準的征地方案進行修改。”
根據上述規定,被征地農民對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有不同意見,有權要求聽證和限期。因此,征地執行機關應當向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者其他權利人說明聽證權。聽證權可以在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中告知,也可以通過其他方式告知。但是,在征地拆遷的實際工作中,幾乎沒有聽證的告知權,更沒有聽證的舉行權,這實質上剝奪了被征地農民舉行聽證的民主權利。
4。調查工作不細致
被征收土地的所有人、使用人在通知規定的期限內持土地權屬證書到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登記后,由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進行詳細調查、核實逐項核實補償登記事項,填寫房屋設施、青苗等拆遷補償表,這項工作繁重、專業、復雜、繁瑣,容易出錯。要求員工具有較高的業務素質和耐心細致的工作作風。但在現實中,工作人員的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還不能滿足要求。
在調查核實中存在諸多誤區:一是項目缺失,幾乎每戶搬遷戶都存在補缺問題。仍有許多物品丟失。二是補償標準不準確。被征用的農民比較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認定時效是多久
2020-12-04簽假名字的合同有效嗎
2021-03-21贍養協議能否解除
2021-01-06證監會大股東增持法規內容是什么
2020-12-19商標法對商標侵權行為有何規定
2020-12-30交通事故賠償技巧有哪些
2021-03-23往年贍養費能追訴嗎
2021-03-12單位是否有權收回員工集資房
2020-11-30再婚者可否繼承前妻的遺產
2020-12-16警察如何辦理治安案件
2021-01-31工傷復議期過不能申請行政訴訟嗎
2020-12-06職工崗位調動的前提和程序是什么
2021-03-26如何證明與單位存在勞動關系
2020-11-14未成年人是否可以做生意
2020-12-09搶救傷者非醫保用藥費用商業險公司是否應予理賠
2021-03-11經營人身保險業務的外資保險公司設立形式如何確定
2021-03-12意外傷害保險期限是多久
2021-01-03車險保險不予理賠的幾種情形
2021-02-18探析保險法中的自殺條款(上)
2020-12-05土地承包經營權出租是什么意思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