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對老夫妻來到昆山正信公證處申請公證。據老人兒媳介紹,他們申請的是出售名下房產的委托書公證。然而,當公證員告知他們按程序申請公證的風險時,兩位老人卻茫然地說,他們不是賣房子,而是為兒子擔保貸款。經公證員進一步了解,兩位老人將房產抵押給貸款人,為兒子的貸款提供擔保。在中介的指導下,他們到公證處辦理了按揭公證。出乎意料的是,他們幾乎賣掉了自己的房產。而此時,見兩位老人有異議,旁邊的中介工作人員也坐不住了,趕緊拉著老人離開公證處,甚至說:“不辦,不辦。”
<?其中隱藏著怎樣的風險?一般來說,在民間借貸中,借款人主要通過不動產抵押登記的方式將不動產抵押給借款人,不動產抵押可以歸借款人所有,也可以歸他人所有。抵押登記前,一般需要對貸款抵押合同進行公證,貸款人、借款人和抵押人(即房地產所有人)共同向公證處提出申請。收到公證書后,到房地產管理部門辦理抵押登記。抵押登記后,不動產不得隨意處分。借款人到期不還款的,貸款人可以通過訴訟或者仲裁實現其抵押權。
在前一案中,老兩口的初衷是將房產抵押給貸款人,但被中介誤導,幾乎公證了房產的委托銷售。這種情況在日常業務中很常見,對于客戶來說,風險很大。因為委托售房的委托公證一經辦理,受托人可以持公證書和房產證到房地產管理部門,將委托人的房產出售給他人,取得售房款。雖然貸款人和借款人也可以在中介的參與下簽訂相關合同,約定房產的具體條件、具體時間和銷售款的分配,但房產證一般由中介保存。貸款到期后,如果借款人無力償還貸款,中介將再次將房屋出售,剩余部分將返還給房主。但不排除中介與貸款人串通,在貸款到期前將房屋出售,或故意將房屋低價出售給親友,或隱瞞房屋真實成交價格。此時,房主的權益將得不到保障。
由于大多數當事人不理解其中的差異,這就給了中介故意誤導當事人、欺騙當事人辦理委托售房公證的機會。因此,在辦理不動產公證時,應多問、多讀。我們不能輕易相信中間人。如果我們不明白,我們應該問公證人,不要隨意簽字。否則會造成很大的損失,到時候我們會后悔的。
同時,辦理公證時,當事人應當如實陳述并提供真實材料,否則風險自負,公證處很可能追究相應人員的法律責任,必要時移交司法機關。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檔案一般保存多久
2021-01-29怎樣進行著作權注冊
2021-02-04商標侵權應該如何處置的
2020-12-26留置人員一定有罪嗎
2021-02-25交通事故醫療費是按責任主次承擔的嗎
2020-11-25哪些交通損失可以賠償
2021-03-10老人死后農村股份誰繼承
2021-01-14父母遺產兄妹如何分配
2020-12-25住房公積金提取前提需要哪些
2021-01-09勞動爭議案件的舉證是如何的
2021-02-10勞動合同變更協商不一致怎么辦
2021-01-14上海主動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1-27車禍受害人對保險公司賠償不服該如何處理
2020-12-19人身保險合同主要條款有什么
2021-02-21什么是車上座位責任險
2021-01-10本案被保險人身故保險公司應否賠付
2020-11-21買夠十五年的職工養老保險,年齡不夠,還要補交嗎
2021-01-28保險人能直接賠償受害人嗎
2021-02-12哪些交通損失保險公司不賠
2021-01-12責任無法認定如何理賠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