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代的名著受著作權法保護嗎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20條和第21條分別規定了作者精神權利和財產權利的保護期,自然人作者的財產權利保護期為作者(合作作品的為最后一位作者)有生之年加其死后50年,而精神權利中的署名權、修改權和保護作品完整權的法律保護期限沒有限制。根據這樣的規定,古典名著已經進入公共領域,作者已無財產權可言,法律只保護作者的人身權利即署名權、修改權和保護作品完整權,任何人均可以使用,不必支付報酬。這樣有利于“調整知識產權所有人與社會公眾之間的利益關系,協調知識產權專有性與智力成果社會性之間的矛盾”,從而更好地促進社會的發展,加速財富的積累。
首先,現行著作權制度保護的重點傾向于現在和將來的作品,“其關注的是那些新的、有創造性的智力成果”[5],對已過保護期的作品則關注甚少。其次,在著作人身權的保護上,作者的“署名權、修改權和保護作品完整權可以由作者的第一代、第二代甚至第三代人行使,但在作者沒有繼承人或者年代久遠以后,由誰來維護上述權利可能就會產生問題”。
再次,科學技術和文化需求的發展,使得名著的利用呈多樣化的發展趨勢,在沒有強有力的制度規制的情況下,對名著的利用不可避免地會導致作者精神權利的損害,侵犯作者的保護作品完整權。同時目前的這種法律制度設計極易使古典名著因“叢林法則”而陷入“公共財產的悲劇”,即“當存在一種潛在的能夠產生價值的資源,且能夠為任何人所共同使用時(即不存在任何制度和規則上的限制),每個使用者都會在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驅使下,對資源進行利用以適應個人的需要”,這樣某些強勢群體或特殊使用者“便會攫取大多數的公共財產”。就古典名著而言,被當作全社會全人類的公共資源時,便有人在個人利益的驅使下過分利用名著而破壞名著的固有價值,最終可能會導致古典名著地位的淪喪,而目前的制度則無法改變名著的這種遭遇。解決這種矛盾的辦法就在于,在現行知識產權制度的框架下,健全、修正著作權制度,實行古典名著著作權行使主體的轉移、成立古典名著保護機構、建立古典名著名冊制度、完善名著使用和糾紛解決程序。
1.著作權保護的“一元論”和“二元論”在著作權保護期限的問題上,目前各國通行的是兩種模式,即“一元論”和“二元論”,德國和法國分別是這兩種理論的典型。按照德國“一元論”,著作權人的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不可分割,為一個統一的整體,兩者保護期限相同,均為作者終生加死后70年,合作作品則為最后一位作者死后70年。作者死后超過70年的,則由國家文化行政主管部門接管作者的精神權利,由該部門保護作者的署名權、修改權和保護作品完整權。而按照法國“二元論”模式,作者的著作人身權和著作財產權是獨立的,財產權的保護期為作者終生加死后70年,而著作人身權的保護期限不受限制,“該權利永遠存在,不可剝奪并且不因時效而喪失”,“該權利因作者死亡可以轉移至其繼承人”(參見《法國知識產權法典》第L.121-1條,黃暉譯,鄭成思審校《法國知識產權法典(法律部分)》,上海:商務印書館,1999年版,第9頁。),可以繼承。上述兩種模式中,德國的“一元論”更有利于實現對作者及作品的保護,因為作者有生之年由作者自己依法保護自己的權利,死后70年內各種權利由其繼承人保護,70年之后則由國家文化行政主管部門保護,即不論作品出現后的任何時候均不會出現權利保護的真空。相比之下,法國模式則會出現保護不力、權利虛置的弊端。
2.將古典名著著作權的行使主體變更為國家中國目前采用的是法國式的“二元論”模式,著作財產權保護到作者死后50年,著作人身權中發表權以外的三項權利沒有期限限制。《著作權法實施條例》(下稱《條例》)第15條規定:“作者死亡后,其著作權中的署名權、修改權和保護作品完整權由作者的繼承人或者受遺贈人保護。《條例》沒有做出明確的規定。按照立法意圖,《條例》之所以規定“著作權無人繼承又無人受遺贈”時,由國家機關予以保護,其原因就在于要保證立法意圖的實現,使得權利在任何時候都有保障,而不至于使《著作權法》“作者的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的保護期不受限制”之規定落空。
相關的當事人,如遇到這類著作侵權的,我國的當事人員應積極的收集這類案件的證據。相關的當事人向當地的人民法院進行訴訟辦理,辦理期間我國的審理部門按照法律規定進行審理這類案件。保護這類作者的實際權益。
著作權侵權糾紛案件管轄法院怎么確定?
著作權取得的基本方式有哪些
侵犯著作權的認定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夫妻財產離婚了多長時間還能起訴
2021-01-05老年人可以有門票優惠嗎
2020-12-01介紹對象代收禮金拒退行為是否構成犯罪
2020-12-17強拆后的法定訴訟時效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29國有獨資公司是否要設立三會才可以
2021-01-22因為合并公司注銷怎么處理
2020-12-03商標使用許可期限屆滿后對庫存產品如何處理
2021-01-28新三板是什么,如何購買新三板股票
2020-12-09判刑后戶口是否要注銷
2021-02-02精神病人如何解除婚姻關系
2020-11-22婚姻糾紛孩子怎么辦
2020-11-11輕微傷怎么起訴
2020-12-11單位集資建房指標轉讓協議是什么
2021-02-19勞動合同逾期要如何處理
2020-12-23合同還沒到期辭職了合同會解除嗎
2021-03-17十八年工齡單位可以單方解除合同嗎
2020-11-14實習期結束才簽合同嗎
2021-02-09哺乳期公司調崗
2020-11-24保險合同不足額投保賠償糾紛的理賠是怎樣的
2020-12-08保險拒賠是否應先解除合同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