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單位在節假日安排勞動者加班的,應按照不低于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的300%支付加班工資;休息日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加班的,可以給勞動者安排補休而不支付加班工資,如果不給補休,應當按照不低于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的200%支付加班工資。
工作日加班費的計算方式:月工資÷21.75÷8×加班小時數×1.5倍;
雙休日加班費的計算方式:月工資÷21.75÷8×加班小時數×2倍;
法定節假日加班費的計算方式:月工資÷21.75÷8×加班小時數×3倍。
證明加班時間方面的證據主要包括:考勤表、考勤卡、加班審批單、加班通知、監控錄像、證人證言、加班時所做工作形成的書面文字記錄、電子郵件等。
《勞動法》第四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準支付高于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勞動法加班費規定
第三十一條用人單位應當嚴格執行勞動定額標準,不得強迫或者變相強迫勞動者加班。用人單位安排加班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向勞動者支付加班費。
國家規定的加班費計算方法
平時晚上的加班費是本人工資的150%,雙休日是200%,國定假日是300%。但這只是國家規定的比例,加班費發放額的關鍵是工資基數。
算定方法
加班工資的基數又該如何確定?人社部的這位負責同志介紹說,勞動合同中對工資有約定的,按不低于勞動合同約定的勞動者本人所在崗位相對應的工資標準確定。在具體折算時,勞動者還需要了解相應的規則。正常情況下,用人單位按月發放的工資中不包括休息日的工資。目前,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天數和工作時間分別為20.83天和166.64小時,而全年月平均計薪日和計薪時數分別為21.75天和174小時,職工的日工資和小時工資按計薪時間進行折算。
計算方法為:法定節假日加班工資=月工資基數÷21.75天×300%×加班天數,休息日加班工資=月工資基數÷21.75天×200%×加班天數。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當事人自行解決交通事故協議書范本是怎樣的
2021-03-16個人征信失信會影響子女嗎
2020-11-09辦理房地產抵押登記須知
2021-02-28勞務分包合同是否需要約定保證金
2020-11-14員工收到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可以采取什么措施
2021-02-20被公司開除依據勞動法怎么賠償的
2021-01-20產品責任中警示的內容是什么
2020-12-08私家車丟失了能否解除保險合同
2021-01-27意外傷害保險,猝死是否理賠
2020-11-15被搶新車變舊車 保險公司到底該不該賠
2021-01-23客戶交通意外致高殘 民生人壽理賠1.5萬
2021-01-16保險公司先行墊付流程
2021-01-31網上買的保險怎么理賠
2021-02-17買車險要注意哪些誤區
2020-11-11未盡提示和說明義務 保險免責條款屬無效
2021-02-12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是什么
2021-02-17集體土地怎樣進行轉讓
2021-01-08哪些房子需要補交土地出讓金
2021-02-022020年各地拆遷補償政策在哪里能查看
2020-12-22公司拆遷補償款可以分紅嗎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