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長假過后,各地紛紛傳出收緊樓市調控的消息。北京和天津率先開火,濟南、武漢、合肥和南京緊隨其后。比如,濟南的宋女士和丈夫在濟南購買了一套商品房,與開發商簽訂了合同(商品房認購書),并交了2萬元定金。然而,突如其來的樓市限購令卻打破了宋女士的買房夢:根據濟南新出臺的限購政策,宋女士必須按照第二套房子40%的比例首付120萬元左右,貸款利率也應相應提高。9月份選房時,置業顧問告訴她,按照當時的政策,首付只有20%,大約60萬元。因為付不起首付,宋女士只好放棄買房。后來,宋女士聯系開發商,想拿回自己交的2萬元定金,但遭到拒絕。開發商表示,宋女士因個人原因無法購房,因此無法退還定金。但宋女士認為,這是因為政策變化導致自己無法購房,不屬于其個人原因。雙方為此爭論不休。
專家:由于不可抗力或情況變化等調控政策,“違約”購房者不負責任在業內專家看來,樓市新政出臺后,部分購房者因不具備購房資格或首付比例提高,無法繼續履行房屋買賣合同。一般情況下,買受人希望解除合同并要求返還定金,而出賣人不愿意解除合同,或發生拒絕返還定金的糾紛。這涉及到幾個值得分析的法律問題。依準律師事務所楊*燕律師認為,首先要了解限購前后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是有效的。因此,限購限貸政策不影響雙方簽訂的購房合同的效力。但由于調控政策突然出臺,合同無法履行,這可分為限購和限貸兩種情況。一個例子是限購。政策出臺前,購房者具備購房資格,但由于政策出臺,購房者失去了購房主體資格。本保單對房屋買賣雙方均構成不可抗力。《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七條規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根據不可抗力的影響,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責任。”,因限購不能履行合同的當事人,可以向對方主張解除合同,不承擔違約責任。另一個例子是貸款限制。也就是說,政策通過提高首付比例來限制購房者的貸款條件,影響購房者的履約能力,導致合同無法履行。這種情形屬于合同法上的情勢變更。所謂情勢變更,是指合同生效成立后,由于不可歸責于雙方的原因,情勢發生變化,導致合同基礎動搖或喪失。繼續保持合同原有效力不公平的,可以變更合同內容或者終止合同。楊燕說,如果買受人因首付條件的改善而無法履行合同,可以根據司法解釋的規定要求解除合同,不承擔違約責任。
政策出臺后,買賣雙方都要按照公平原則妥善處理。對已交納定金的買賣雙方,可根據紙質合同進行篩選,看是否因不可抗力政策導致房屋銷售無法實施。雙方均可解除合同,視情況而定,定金應予退還。如果您有任何其他問題,請聯系律霸在線。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拘留通知書一般寄到哪
2021-03-11刑事賠償如何受理
2021-02-03近親可以領到結婚證嗎
2020-12-08對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不服怎么處理
2021-02-20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如何認定
2021-01-02交通事故起訴的材料有哪些
2021-01-14開車全責自己受傷怎么賠償
2020-12-21老人去世房產過戶有期限嗎
2020-11-25預付款在法律上是否可以是全部金額
2020-12-08簽訂合同,競業限制終身有效嗎
2020-11-26用工備案的用工形式是什么意思
2021-02-13私自改離職證明違法嗎
2021-03-04交通意外險的投保方式有哪些
2021-03-22人身保險合同的效力問題
2020-11-26還貸保證保險合同的訴權之爭
2021-01-16保險合同糾紛的告知義務是什么
2021-03-05新保險法對被保險人利益的保護有哪些規定
2021-02-09如何正確理解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轉包和出租
2020-11-27對當事人的訴訟請求和理由應從哪些方面審查
2021-02-20拆遷補償協議要誰簽字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