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性裁員引發糾紛
包括王某在內的26名員工與一家商場簽訂了勞動合同。在履行勞動合同過程中,商場于2000年5月以經營虧損為由辭退了包括王某在內的26名員工。王某等人隨后向當地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勞動和社會保障監察組織報案,要求批示糾正商場的錯誤行為,維護自身權益。勞動和社會保障監察機關接到王某等人報案后,經過多次深入調查取證,發現該商場不具備企業經濟下崗的合法條件,違反了企業經濟下崗的法定程序。在此前提下,單方面解除包括王某在內的26名員工的勞動合同屬于違約,并責令商場限期改正。在勞動和社會保障監察機關規定的期限內,商場撤銷了對王某等26名員工的辭退決定,恢復王某等人的工作,補發工資、繳納社會保險費,是用人單位違反經濟性裁減的法律規定,擅自解除勞動合同的案件。《勞動合同法》對經濟性裁減的法律條件作了明確規定,包括所需人數、程序、法律情況,以及優先留用人員的強制性規定。在職工人數的要求和程序上,有以下規定:需要裁減職工20人以上、20人以下,但占企業職工總數10%以上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并將裁減計劃報勞動行政部門后,可以裁減職工。關于經濟性裁員的法律情形,僅適用于下列四種情形:一、依照《企業破產法》的規定進行重整;二、生產經營出現嚴重困難;三、因勞動合同變更,企業變更勞動合同后仍需裁減職工(四)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經濟條件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不能履行的其他情形。在強制性規定方面,下崗人員應當優先考慮下列人員:(1)與本單位簽訂長期固定期限勞動合同;(2)與本單位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3)家庭中沒有其他就業人員,還有老年人或未成年人需要幫助。用人單位依照本條第一款規定裁減人員,并在六個月內招收新人員的,商場解除包括王某在內的26名員工勞動合同時,不具備上述法定條件,不履行法定程序的,應當通知被裁減人員,并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錄用被裁減人員,嚴重違反了經濟性裁員的相關法律規定,侵害了王某等26名員工的合法權益。勞動和社會保障監察機構依法作出責令商場限期改正的決定是完全正確的
閱讀全文,您對這方面還有其他問題嗎?本網站致力于打造高品質的律師咨詢服務。如果您有任何問題,請到律霸咨詢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盜版被告怎么賠償
2020-11-22哪些商標行為應撤銷
2020-12-22經濟糾紛會異地審理嗎
2021-03-25贍養父母有標準嗎,具體標準是什么
2020-11-23房地產開發企業不正當經營會受到什么處罰
2021-01-31非法侵入住宅罪量刑
2021-01-04撫恤金發放法律怎么規定
2021-03-12意向合同需要本人簽字嗎
2021-01-14合同中是否有必要約定合同主體
2021-03-06旅游意外險保單索賠流程是什么
2021-02-20產品責任險能否強制執行
2020-11-16空運險種被保人的義務
2021-02-24機動車轉讓保險手續未變更出事故保險公司是否要賠償
2020-11-24保險合同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2021-02-07新保險法中是如何規定人身保險合同的成立與生效
2020-11-08車輛索賠須注意免賠率
2020-11-15保險合同暫時中止會失效嗎
2021-03-04什么是保險公估人及認定標準
2021-03-19揚州市區城市房屋拆遷補償評估技術細則
2021-03-10房屋的補償安置方式有哪些,農村征地拆遷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