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羅通過招聘廣告找到一份工廠電焊工的工作,用人單位跟小羅口頭約定了一份月薪3000元的為期一年的勞動合同,其中第一個月為試用期,試用期只發放約定月薪的60%作為薪水。在開始具體工作后,小羅發現該廠經常不能按時發放勞動者的工資,并且在工作時常常不能提供有效保護工人人身健康安全的設備器材,于是在口頭合同屆滿時不打算與該廠續簽合同,在得知這一情況后該廠便以雙方未簽勞動合同為由拒絕支付小羅最后一個月的工資,小羅協商不成,于是希望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那么本案中,小羅在法律保護的范圍之內最多可以要求用人單位向其支付多少費用呢?
一、勞動者的維權救濟方法:
1、勞動者應當妥善保管勞動合同等證據材料,以便在遇到不當侵害的時候能夠提供充分的維權憑證。若未簽訂勞動合同,則應保留好工作牌、工資條等材料,以此證明勞動關系的存在。
2、理性維權,切勿因沖動而因小失大。我國法律在維護勞動者權益方面作出了較多向勞動者傾斜的規定,無論是勞動仲裁還是民事訴訟,勞動者完全可以通過這些程序獲得全面有效的救濟,切勿因為一時沖動,采用暴力維權等極端方式尋求救濟。
二、相關法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九條:勞動合同期限三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一個月;勞動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滿三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二個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個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二十條:勞動者在試用期的工資不得低于本單位相同崗位最低檔工資或者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的百分之八十。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三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與勞動者約定試用期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違法約定的試用期已經履行的,由用人單位以勞動者試用期滿月工資為標準,按已經履行的超過法定試用期的期間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根據上述法條,用人單位未與小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的有關規定,應當向小羅額外支付11個月的雙倍工資。用人單位與小羅約定的試用期條款在期限方面符合我國法律的有關規定,但發放的試用期工資明顯低于法定的最低標準,因此小羅有權要求用人單位依照滿月共標準支付欠發部分的工資。此外,小羅還可以要求用人單位支付相應的經濟補償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涉外結婚登記要錢嗎
2020-11-29交通事故保險理賠手續如何規定
2021-02-27企業倒閉注銷程序是什么
2021-01-28新三板掛牌到上市需要多長時間
2021-03-14新三板定增,律師能做什么
2021-01-10離婚后財產糾紛案訴訟時效
2020-12-21婚內懷別人孩子犯法嗎
2021-01-30租客物品如何提存
2020-12-01地役權包括什么內容
2021-01-14軟件偷偷打開攝像頭竊取用戶信息違法嗎
2020-11-22競業限制對夫妻同樣有效嗎
2021-02-03試用期要交保險嗎
2021-02-11勞動爭議的調解組織具體有哪些
2020-11-24對于產品責任及產品責任法你了解多少
2021-03-25工程保險不賠償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3人身保險合同立法中亟待完善的幾個問題
2021-03-15哪些事故保險公司墊搶救費
2021-01-26新保險法解釋有什么規定
2020-12-10鼓勵保險公司承保火災公眾責任保險
2021-02-03房地產公司拆遷補償款多少
20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