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九十九條第一款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二十二條的解釋,法律允許單姓生育嗎,公民原則上應隨父姓或母姓。在下列情況下,除父親姓氏和塔拉姓氏外,還可以選擇姓氏:
(1)可以選擇其他直系長輩的血親姓氏
(2)由于法定受扶養人不知道受扶養人的姓氏而選擇受扶養人的姓氏(3)沒有其他合法理由第二,子女改名后,父母仍應支付贍養費父母離婚后,親子關系仍然存在。即使孩子改姓,親子關系也不會改變,改名后父親仍有撫養孩子的義務。1993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關于人民法院辦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第十九條規定:“父母不得因子女改姓而拒絕支付子女撫養費。”,子女改名后,父親或者母親應當繼續支付撫養費,不得以子女改名為由申辯。同時,該條規定,父親、母親擅自將子女的姓氏改為繼母、繼父的姓氏,引起糾紛的,責令恢復原名。但必須以訴訟為基礎民法通則第九十九條第一款規定:“公民有姓名權,有權依照規定決定、使用、變更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偽造。”。姓名權是一項重要的人格權,主要包括姓名決定權、姓名使用權和姓名變更權。未成年子女屬于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無民事行為能力人。至于姓名權,特別是姓名決定權和姓名變更權,“子女出生未成年時,其姓名的選擇由父母根據父母的職權決定”。父母決定和變更未成年子女姓名的權利是未成年子女的取名權對于新生和喪失行為能力的未成年人,其姓名和變更應由父母決定。所有未成年子女的姓名權均由其父母行使
一旦確定了子女的姓氏,任何父母都不能單方面更改姓氏。即使父母離婚,子女同居,與子女同居的一方也不得單方面變更子女的姓氏。根據相關司法解釋,離婚后,一方未經生父、生母同意再婚,擅自將子女改為繼母、繼父姓氏,造成子女撫養糾紛的,法院可以判令子女恢復原名
(4)成年子女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后(即年滿18周歲,或者雖未滿18周歲,但年滿16周歲,以自己的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有權決定自己的姓氏,他們有權按照規定決定、使用和變更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挪用、變更自己的姓名和冒姓的權利。父母生育子女后,不得干涉、強迫或強迫子女改姓,也要為子女辦理安置手續。同時,有必要為孩子創建一個名字。一般來說,孩子的姓會跟在母親或父親后面。但因未成年子女不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未成年人不得改姓,子女成年后也有權更改或指定自己的姓名,當子女更改姓氏時,是否有必要支付子女的贍養費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證終止的情形有哪幾種
2021-02-03買商鋪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1-01-03房租到期房客不搬走該如何
2021-03-23監護人要負刑事責任嗎
2020-12-04駁回先予執行復議申請通知書還是裁定書
2021-01-27對交通事故認定書不服不能提起行政訴訟
2021-01-29擔保合同中質物滅失怎么辦
2021-01-08食堂承包合同印花稅是否需要交納
2020-12-30不可抗力發生時索賠的處理原則
2021-01-18跳槽七誡 龍華勞動律師
2020-11-20學生實習期受傷是工傷嗎,學生實習期受傷誰來擔責
2021-02-27勞務外包的流程有哪些
2021-01-05壽險如何賠付
2021-02-09產品責任險的由來和發展
2020-11-18為孩子買的人身保險夫妻離婚時是否能分
2021-03-19人身保險存在風險嗎
2021-03-06網絡上訂立的保險合同需要注意音頻形式的說明
2020-11-20非營業車輛進行營業運輸發生事故,保險公司可否免責?
2021-03-24送餐撞到人保險怎么賠
2021-02-01單位沒有交生育保險能不能享受到利益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