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級工傷的工傷保險基金為7個月的個人工資。如果員工辭職,如果員工被認定為7至10級因工致殘,則應一次性支付《工傷保險條例》第37條規定的賠償金,他/她應享受以下福利:
(I)根據傷殘程度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一次性傷殘津貼。標準是7級殘疾是他/她13個月的工資,8級殘疾是他/她11個月的工資,9級殘疾是我9個月的工資,10級殘疾是我7個月的工資
(II)如果勞動和雇傭合同到期,或者勞動者本人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貼,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殘疾就業補貼。一次性工傷醫療補貼和一次性殘疾就業補貼的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第四十條傷殘津貼,供養親屬撫恤金和生活照料費由統籌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根據職工平均工資和生活費的變化及時調整。調整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制定。工傷是否需要鑒定
工傷保險條例第18條
工傷鑒定申請應提交以下材料:
(I)工傷鑒定申請表
(2)(三)醫療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證明)
工傷認定申請表應當包括時間、地點、地點等內容,事故原因和員工受傷程度
如果工傷鑒定申請人提供的材料不完整,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將需要補正的材料一次告知工傷認定申請人。申請人按照書面通知補正材料后,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予以受理
第十九條受理工傷認定申請后,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根據檢查需要,可以對工傷事故進行調查核實,用人單位、職工、工會組織、醫療機構和有關部門應當予以協助。職業病診斷和診斷糾紛的認定,依照職業病防治法的有關規定執行。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對勞動者或者其近親屬認為是工傷的,職業病診斷證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證書依法不再調查核實的,用人單位不認為是工傷。第二十條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自受理工傷認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工傷認定決定,并書面通知申請工傷認定的職工或其近親屬及其所在單位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在受理申請之日起15日內作出工傷認定決定,并說明事實和理由明確權利和義務
如果工傷認定需要以司法機關或相關主管行政部門的結論為依據,如果社會保險行政部門的工作人員與工傷認定申請人有利害關系,司法機關或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尚未作出結論,則暫停工傷認定期限,根據中國相關法律法規,10級工傷的工傷保險基金為7個月的個人工資。如果員工辭職,應一次性支付補償金。以上是《萊巴》編輯提供的相關答案。關于10級工傷賠償標準的com。如果您有任何與法律相關的問題,歡迎隨時咨詢網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了解勞動糾紛的調解程序與常見種類
2021-02-10知識產權保護法包括哪些
2020-11-17合同法關于合同變更的解析
2021-02-11婚內協議離婚時為何不生效
2021-01-25離婚后 夫妻債務應共同償還
2021-01-26母親死后兒子能向女兒追討贍養費嗎
2021-03-18審判監督庭有權嗎
2020-12-11關于事實收養關系的法律規定
2021-01-03仲裁協議的形式有哪些
2021-02-17合同詐騙是怎么處罰的
2021-01-03雇傭關系傷殘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01商場受傷有賠償嗎,商場受傷賠償金額怎樣來定
2021-01-09父母可以贈與房產給還沒大學畢業的兒女嗎
2021-03-05用人單位如何采取措施用法律手段裁員
2021-02-13勞動爭議經濟賠償金的適用情形
2020-12-27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2021-03-05專家揭秘保險公司理賠陷阱
2020-12-29土地承包經營權戶主有什么權利
2020-12-30頒發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是否收費
2021-02-02農民如何進行土地承包申請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