驗收應滿足哪些條件?
1。接受要約必須由受要約人作出。要約人向特定受要約人發出要約。受要約人是要約人選擇的交易的對方。受要約人接受要約的權利由要約人賦予。只有受要約人才能獲得接受的能力,受要約人以外的第三人不享有接受的權利。必須向要約人作出承諾。接受是對提議的同意。它是受要約人和要約人之間訂立的合同。當然,應該向要約人提出。未向要約人作出承諾的,不視為承諾,不能達到與要約人訂立合同的目的。承諾的內容必須與要約一致。這是接受的核心要素。接受必須是對要約的完全和簡單的同意。因為受要約人與要約人簽訂合同,必須與要約內容一致,否則要約人可能會拒絕受要約人,使合同無法成立。受要約人在承諾中擴大、限制或者變更要約內容的,不構成承諾,應當視為拒絕要約。然而,人們認為,新的報價是在同一時間提出的,這被稱為還盤。在這種情況下,受要約人成為要約人,原始要約人成為受要約人。在實際的商業活動中,為了討價還價,一項交易可能需要經過多次要約和反要約才能成功。承諾必須在要約的有效期內作出。要約中約定承諾期限的,應當在約定的承諾期限內作出承諾。要約未約定承諾期限的,承諾應當在合理期限內作出。要約的承諾期限屆滿或者超過合理期限的,不予承諾。承諾期限屆滿,受要約人仍想訂立合同的,當然也可以作出承諾,但這種承諾不能再視為承諾,只能視為要約。原要約人不再受原要約的約束。他可能不同意受要約人。當然,他也可能同意。如果他同意,他作為受要約人接受要約人的要約
應當以何種形式作出承諾?接受要約可以建立合同,因此如何接受要約非常重要。一般來說,法律并沒有規定承諾必須采取的方式,只是籠統地規定了承諾應當表達。或者通過暗示
通常根據通知,所謂的明示方式可以口頭或書面表達承諾。一般來說,如果法律或要約沒有規定接受必須以書面形式表示,當事人可以口頭表示接受。所謂默示法一般是根據交易習慣或當事人之間的約定。雖然要約人沒有以書面或口頭明確表示其意圖,但他通過實施某些行為和其他形式作出了承諾。如果甲方寫信給乙方申請貸款,乙方不回復,而是直接發送貸款的全額
沉默是不做任何表示,即不行動,這與暗示不同。默契不是明確的,但仍然是一種表達方式。面對沉默和無所作為沒有任何表情,所以它們不構成承諾。但是,如果當事人同意或者按照當事人之間的慣例,承諾是通過沉默和不作為來表達的,那么沉默和不作為就成為了表達承諾的一種方式。但是,如果事先沒有約定或者慣例,只是要約人在要約中規定的,如果沒有答復,如果要約人在要約中規定需要以特定方式接受,則不視為承諾,承兌人在作出承諾時,必須遵守要約人規定的承諾方式。即使這種請求方式在普通人眼中非常特殊,只要法律不禁止或客觀上不可能,受要約人也必須遵守。例如,如果要約人限制以電報答復承諾,受要約人的書面答復將不具有接受的效力。但是,如果要約人只希望通過電報回復,受要約人不必通過電報回復。如果在某些交易習慣中對承兌方式有限制,通常會遵循交易習慣的要求。但是,要約人明確反對或者約定具體方式的,受要約人應當尊重要約人的意思,按照要約人要求的方式承諾。如果要約規定了一種承諾方式,但沒有規定這是唯一的承諾方式,一般來說,受要約人可以比要約中規定的方式更快地作出承諾。相反,如果受要約人使用的方法慢于要約的規定,則該方法無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宅基地證征地補償多少錢
2020-12-01九級傷殘能主張贍養費嗎
2021-02-07刑事案件中被告人申請法律援助需要的條件
2020-12-13岀資人是否承擔連帶責任
2020-12-04逆向工程是否構成商業秘密
2020-12-25司法鑒定意見是否可撤銷
2020-12-04入職體檢屬不屬于個人隱私
2020-12-28追討勞動合同違約金有時間期限嗎
2021-01-08終止勞動合同補償金具體是多少呢
2021-01-19旅游保險要注意六個誤區是什么
2021-02-11保險理賠沒有工資條怎么辦
2021-01-26自家車輛相碰三責險不賠償——三責險賠付范圍分析
2020-12-04自殺是否可以得到保險賠償
2020-12-21騙保之后如何處罰
2021-02-11保險糾紛的處理方式包含有哪些呢
2021-01-06土地承包經營權分類有哪些
2021-01-17公租房拆遷補償不滿意應該怎么維權
2021-03-17城市的舊房拆遷,補償能參考附近房價給嗎
2021-03-15拆遷安置房如何納稅
2020-12-13房屋拆遷安置合同條款具有可撤銷的法定情形嗎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