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欺詐訂立的買賣合同有效嗎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的,合同是無效的,受害人可以申請撤銷因欺詐行為訂立的合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五十二條?【合同無效的法定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第五十四條?【可撤銷合同】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
(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
合同被撤銷后有什么法律后果
訂立合同的雙方當事人依合同法規定解決合同糾紛爭議被仲裁裁定或被人民法院判決合同無效或者合同被撤銷,會產生以下法律后果:
1、返還財產。返還財產是在合同被依法裁定無效或被撤銷后,雙方當事人在合同履行過程中都享有的請求對方返還自己投入的財產權,而接受的一方則依法負有返還的義務,要求返還的權利和應返還的義務,是指雙方均應恢復合同履行前的狀況而絕不是指未履行合同的損失。
2、賠償損失。賠償損失是指合同被依法裁定無效或者被撤銷后,合同雙方當事人在合同履行過程中所遭受的損失。
賠償損失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在負有返還義務的一方不能返還財產的情況下,通過賠償損失的方法恢復合同履行前的原狀;另一種因合同被裁定無效或被撤銷后雙方所受的損失,按責任大小承擔賠償的比例。
3、行政處罰。合同在無效的情況下,可能產生追繳財產,被課以行政罰款等處分。如果訂立合同的雙方當事人是出于惡意串通,以損害國家、集體、社會公共利益或第三人利益為目的,因此而取得的財產屬非法所得。非法所得應依法追繳,并課以相應的行政處罰,情節嚴重,觸犯刑律的,應追究刑事責任。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的,合同是無效的,受害人可以申請撤銷因欺詐行為訂立的合同。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打能構成輕傷嗎?
2020-11-15刷單套現違法嗎
2021-01-23房租沒到期,不租了房東不允許轉租怎么辦
2020-11-19人員調崗不服從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2-15涉外婚姻的法律效力如何
2021-03-23校園傷害事故分幾類
2021-03-11留置權消滅的原因怎么規定
2020-12-23房子保全解封需要多久
2021-01-19兒童監護權轉移的前提是什么
2021-01-13什么是家庭暴力,家庭暴力的范圍有哪些
2021-01-27當事人提出回避申請會產生什么后果
2021-02-14按揭房能否再次擔保抵押
2021-02-03冒領退役軍人傷殘撫恤金如何處罰
2020-12-28租房的陷阱有哪些,怎樣選擇理想的房屋中介
2021-01-11商業秘密保密協議怎么寫
2020-11-27對用人單位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的規定
2020-12-12競業限制代簽合同的效力
2020-12-05工資停發多久算是勞動關系終止
2020-12-27工作合同實習多長時間
2021-03-16為何高管人員勞動爭議訴求難以得到法院支持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