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成立就意味著合同生效嗎
合同成立不一定生效。
二、怎樣才能使合同生效
(1)合同當事人訂立合同時具有相應的締約行為能力
民事行為能力是民事法律行為有效的先決條件,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及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只有經其法定代理人的追認才有效。所謂締約行為能力,是指民事主體據以獨立訂立合同,以自己的行為取得民事權利或承擔民事義務的法律資格。據此,年滿18周歲,或者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人為主要生活來源的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有權訂立合同。間歇性精神病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他們不具有締約行為能力。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和不滿10周歲的未成年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他們不能訂立合同。但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及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訂立純獲利益的合同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合同。法人的民事行為能力只能限制在其核準登記的生產經營和業務范圍內,因此,法人具有就其生產經營和業務范圍內的締約行為能力。
(2)合同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
所謂意思表示,是指向外部表明愿意發生一定法律效果的意思的行為。意思表示是構成法律行為的要素。意思表示真實是構成有效合同的先決條件之一,一方在被欺詐、脅迫或者重大錯誤下訂立的合同往往非其真實意思表示,屬于無效或可撤銷的合同。
(3)合同不違反法律或社會公共利益
所有合法有效的民事法律行為都不得違反法律或社會公共利益,易言之,符合公序良俗的要求。因此,合同不違反法律或社會公共利益是合同有效的當然條件之一。但必須注意的是,合同不違反法律,是指合同不得違反當事人必須遵守、不得通過協商加以改變的強行性法律規定。換言之,當事人并不必須遵守合同法中用以指導當事人訂立合同的任意性規定。強行性法律規定的標志是一般冠以“不得”、“必須”等詞語,而任意性規范則用“可以”等詞語表示。另外,合同不違反法律,還指合同的內容,即設定的雙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必須合法。如果合同內容的部分條款有效、部分無效,那么部分條款被確認無效不影響有效條款的效力。
(4)合同的內容必須確定或可能
“依法成立之契約,于當事人之間猶如法律”。因此,作為確定當事人各自權利義務依據的合同內容對于判斷合同是否生效、生效后如何履行,以及發生糾紛時判斷孰對孰錯具有重大意義。合同內容確定,是指合同內容在合同成立時必須確定,或者必須處于在將來履行時可以確定的狀態。合同的內容可能,是指合同所規定的特定事項在客觀上具有實現的可能性。如果合同內容屬于事實不能、自始不能、客觀不能、永久不能及全部不能中的任何一種情形,則合同無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做法醫鑒定幾天出結果
2020-12-13域名相似是否構成侵權
2021-02-03廠房買賣合同范本
2021-01-12土地出讓程序
2021-02-02委托擔保合同
2020-11-26保姆虐待老人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1-01-06房屋中介費收取包括哪些內容
2021-02-16房地產開發資質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10約定競業限制費按年度支付有效嗎
2020-12-27計件工人被裁員的怎么補償
2021-01-15人性化的意外保險怎么賠付
2020-11-272020飛機航班延誤賠償
2021-02-15海洋貨物運輸保險單
2020-12-22工程承包人自行投保的范圍怎樣確定
2021-03-12怎樣適用保險合同中的不利解釋原則
2020-12-23人身保險適用補償原則有什么含義
2021-03-15對方逃逸保險賠償嗎
2021-03-20保險代理合同樣本(二)
2021-03-25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哪些特征
2021-03-02土地含有地上物可以出讓么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