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的財務,數額較大的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24條對此罪作了詳細的規定。本罪的具體犯罪構成特征是:
第一,犯罪客體方面。合同詐騙罪的犯罪客體是復雜客體,該類犯罪行為既侵害了對方當事人的財產權,又侵害了市場經濟管理秩序。
第二,犯罪客觀方面。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虛構事實、隱瞞真相,騙取對方當事人的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合同詐騙罪的犯罪客觀方面特征概括起來有以下幾點:首先,詐騙行為必須是利用合同的形式,是發生在合同的簽訂和履行過程中。其次,行為人必須是采取了欺騙的手段。所謂欺騙就是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這也是我國刑法界普遍認為的客觀要件。虛構事實,是指行為人捏造客觀上不存在的事實,騙取當事人的信任,使其做出錯誤的表示而訂立并履行合同。隱瞞真相,是指行為人根據法律、合同和交易習慣有義務告知對方當事人真實的情況而故意不告知,隱瞞真相是一種消極的不作為。再次,行為人利用合同詐騙的財物必須是數額較大,合同詐騙罪的社會危害性主要表現在合同詐騙的數額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詐騙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個人詐騙公私財物2千元以上的,屬于“數額較大”;個人詐騙公私財物3萬元以上的,屬于“數額巨大”。個人詐騙公私財物20萬元以上的,屬于詐騙“數額特別巨大”。
第三,犯罪主體方面。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單位,即法人和非法人組織。
第四,犯罪的主觀方面。本罪的主觀方面只能是故意,而且必須是直接故意,必須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財務的目的。所謂占有,是指對于財務事實上的控制和支配;所謂非法占有,是指既無法律的依據又無合同的依據而占有某項財產、不予歸還財產的合法所有人。對行為人主觀方面的認定,通常也要從客觀表現去判斷。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詐騙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項規定:“行為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認定其行為屬于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利用經濟合同進行詐騙:明知沒有履行合同的能力或者有效的擔保,采取下列欺騙手段與他人簽訂合同,騙取財物數額較大并造成較大損失的;合同簽訂后攜帶對方當事人交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定金、保證金等擔保合同履行的財產逃跑的;揮霍對方當事人交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定金、保證金等擔保合同履行的財產,致使上述款物無法返還的;使用對方當事人交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定金、保證金等擔保合同履行的財產進行違法犯罪活動,致使上述款物無法返還的;隱匿合同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定金、保證金等擔保合同履行的財產,拒不返還的;合同簽訂后,以支付部分貨款,開始履行合同為誘餌,騙取全部貨物后,在合同規定的期限內或者雙方另行約定的付款期限內,無正當理由拒不支付其余貨款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私人房產轉讓協議的格式
2020-12-11父母離婚的對子女的撫育費如何給付
2021-02-18婚前隱瞞債務是詐騙嗎
2020-11-26交通事故死亡賠償范圍
2021-01-28精神出軌的離婚證據有哪些
2021-02-22被迫簽訂有欺詐性的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1承包方的主要違約形式及責任是什么
2020-11-20家暴起訴狀怎么寫
2020-11-22受威脅已過戶的贈與房產可反悔嗎
2021-01-25房地產權屬調查包括哪些方面的內容
2020-12-17小型股份公司章程是怎樣的
2020-12-18勞動合同關系幾年內訴訟有效
2021-02-12團體意外傷害險的保險責任
2020-11-19怎么計算長期人身保險業務的最低償付能力額度
2020-12-15在什么情況下人身保險合同的效力會終止
2020-12-24旅游意外保險條款之保險合同的構成
2021-01-06怎樣提高保險理賠效率
2020-12-01車輛轉賣未告知保險公司,保險公司可拒賠嗎
2020-12-10事故導致車輛報廢怎么理賠
2021-03-15提供發票原件才會理賠嗎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