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催促履約是否要約解除合同(《合同法》有效期限截止:2020年12月31日)
催促履約并不是要約解除合同,而是要求合同當事人履行合同的義務,如果經催告后仍然不履行的,可以解除合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九十四條?【合同的法定解除】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
(三)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
(四)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五)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九十五條?【解除權消滅】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解除權行使期限,期限屆滿當事人不行使的,該權利消滅。
法律沒有規定或者當事人沒有約定解除權行使期限,經對方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不行使的,該權利消滅。
二、解除合同的方式有哪些
根據我國《合同法》的相關規定,解除合同有協商解除、約定解除和法定解除三種情況。
協商解除是指當事人經協商一致后自愿解除合同,一般以書面明示的方式為準,比如簽訂解除協議,通過書信函件、傳真、電子郵件、短信等。
約定解除是指合同中約定的解除條件成就時,一方取得并行使解除權解除合同,解除合同應當通知對方,合同在該通知到達對方時解除。如果對方提出異議,則需要向人民法院請求確認解除合同的效力。
法定解除是指一方依據法律的規定取得并行使解除權解除合同,行使法定解除權同樣需要履行通知義務。
此外,如果法律規定或者合同中約定了解除權的行使期限的,解除權應當在該期限內行使,期限屆滿不行使的,則解除權消滅。
三、最新資訊(2021年1月1日起生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六十三條?【合同法定解除】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屆滿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
(三)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
(四)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五)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以持續履行的債務為內容的不定期合同,當事人可以隨時解除合同,但是應當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對方。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催促履約并不是要約解除合同,而是要求合同當事人履行合同的義務,如果經催告后仍然不履行的,可以解除合同。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讀者可以到律霸網進行咨詢,律霸網有專業的律師為你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幾種民事糾紛處理方式優缺點分析
2020-11-14大連市事業單位改制操作程序內容有哪些
2021-03-15社區戒毒可以銷案底嗎
2021-03-05企業向求職者收取風險抵押金合法嗎?
2021-03-15婚姻法房產共有的情形有哪幾種
2021-02-24行政處罰案件多長時間辦結完
2021-03-25人死了租地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14對已解散的公司如何起訴
2020-12-17什么是商品房,商品房的價格由什么構成
2021-03-04企業什么情況下可以簽訂勞務合同
2020-11-29簽訂房屋保險合同應注意哪些問題?
2021-01-14交保費未出保單合同是否成立
2021-03-22賠款準備金 ClaimReserve
2020-11-28離婚后,對家庭土地承包經營中的收益應怎么處理
2021-03-07拆遷是否需要復議前置
2021-01-08公益拆遷補償太低怎么辦
2021-01-29青島市征用集體土地房屋拆遷補償暫行規定和維權
2020-11-18廠房拆遷進行評估要準備的材料有哪些,以及要注意什么事項
2021-01-12企業拆遷補償費用標準是什么
2021-01-16北京通州公房拆遷補償標準
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