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是民事法律行為中最常見的一種,也是幾乎所有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會涉及的。隨著近年來經濟的活躍以及交易的增多,合同的地位越發重要。近年來許多人法律意識的增強,使得其在簽訂合同時便注意到了相關風險,避免合同糾紛的產生。那么,合同糾紛該怎樣預防呢?今天,小編就為您整理了如下內容,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簽訂合同如何預防合同糾紛
合同中最重要的便是合同本身的條款以及規范該類合同的強行性法律法規,對此加以注意便能有效預防合同糾紛。
1、充分了解《合同法》及其相關法律,行政法規及司法解釋的規定
《合同法》是規范當事人合同行為的基本法律、當事人應當予以充分的了解,除此之外,其他法律、行政法規、司法解釋也對某一具體合同或合同的一些共性問題進行規范。如《保險法》對保險合同作了具體規定,知識產權法對有關專利、商標、著作權等合同作了具體規定等,當事人也應予以了解。
《合同法》規定的主要內容有:合同的含義,訂立合同的基本原則(自愿、公平、誠實、信用、合法等)合同訂立的程序,合同的有效與無效,合同履行的原則、抗辯權、中止履行、代位權、撤銷權等。合同變更和轉上的條件與程序,合同終止的事由、程序、條件等,違約責任,合同的具體種類(買賣合同、贈與合同、借款合同、租賃合同、技術合同、委托合同)等,當事人了解了合同及其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有利于詳細,合法地訂立合同條款,避免因合同條款的漏洞或無效而引起合同糾紛。
2、調查了解對方當事人的履約能力等狀況。
訂立合同之前事先調查了解對方當事人的資信狀況是非常重要的,這樣可以有效地避免欺詐糾紛和違約糾紛。調查了解資信狀況主要指查驗對方當事人的營業執照,了解對方當事人的信譽程度等。如果對方當事人資信狀況良好,則合同訂立后履約就可能得到保證;如果對方當事人資信狀況不佳、商業信譽不好,甚至瀕臨破產境地,自然欠缺或沒有足夠的履約能力,與這樣的當事人簽訂合同就會有很大的風險,合同訂立后也會產生糾紛。
當事人在調查了解對方當事人的資信狀況的同時,還應了解簽約對方的主體資格,即在合同上簽字的人是否具備簽署合同的資格。一般來說,公民本人,法人的法走代表人,其他組織的負責人均具有簽約主體的資格。其他人員代表公民個人、法人或其他組織簽訂合同時,必須有授權委托書。尤其是在通過代理人簽訂合同的場合,代理人應當出具被代理人(委托人)的合法有效的授權委托書。否則,合同簽訂后,由于合同形式要件不具備而可能引起合同無效糾紛。
3、精心準備合同條款
合同條款是當事人履行合同的依據。為避免因條款的不完備或歧義而引起合同糾紛,當事人應精心準備合同條款。除了法律的強制性規定外,其他合同條款都可以在協商一致基礎上進行約定。法律給予了合同當事人訂立合同的充分自由,當事人應詳細約定,尤其是關于合同標的(包括名稱、種類等)數量、質量、價款或者報酬、履行期限、履行地點、履行方式、違約責任(違約金或違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等)解決爭議的方法等合同主要之條款。此外、根據合同性質或當事人需要特別約定的條款也應詳細規定。
以上三條便是能預防合同糾紛的有效手段,簽訂合同前嚴格審查對方資質,詳細了解相關法律,簽訂合同時對合同條款謹慎設置,這樣便能為交易保駕護航。在遇到合同糾紛時,也無需著急,尋求律師幫助,問題就能迎刃而解。律霸網還提供在線律師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批捕后最長羈押多久
2021-01-22房客未經房東同意轉租房屋犯法嗎
2021-01-19重大勞動安全事故罪的犯罪主體
2021-02-20涉外婚姻孩子如何上戶口
2021-01-13股權轉讓程序有哪些,股權轉讓需提供哪些資料
2021-02-23酒駕摩托車追尾全責不賠償怎么辦
2021-02-26交通事故是否適用小額訴訟
2021-01-31配偶是否承擔婚前債務
2020-12-09協警開了罰單怎么辦
2020-12-22土地糾紛信訪管用嗎
2021-01-20婚前房產婚后更名屬于個人嗎
2020-11-18為什么集資房不可以抵押貸款
2021-03-17房本上寫的集體土地可以做抵押嗎
2020-11-10競業限制合同無章有效嗎
2021-02-27勞務工和合同工退休有什么區別
2021-01-26如何區別勞動工傷和人身損害呢
2021-03-21什么情況被公司辭退不能勞動仲裁
2021-01-03意外傷害險中的意外傷害是指哪些情況
2020-12-10異議代簽名保險公司是否要賠
2021-01-28保險合同責任免除的情況有哪些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