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時為旅游者保管行李物品,是導游經常提供的服務內容之一。盡管法律對于保管服務有明確的規定,但導游和旅游者對于這些法律規定缺乏了解,在為旅游者提供保管服務時,或者是由于導游的疏忽,或者是由于旅游者的大意,旅游者在取回行李物品時,發現行李物品損壞或者滅失,要求導游承擔賠償責任,保管服務糾紛隨之發生。
網友提問:
一朋友在假期期間報了個旅游團參加某地的景點旅游,在游覽過程中,因去洗手間,便將隨身攜帶的包包交由導游保管。后來,由于導游疏忽大意,包包弄丟了。里面裝有手機、現金、信用卡等物。請問是否可以要求導游賠償損失呢?
律師回答:
可以,導游也必須承擔一定的賠償責任。
作為導游,其義務是在必要的情況下協助旅客將行李放在指定的位置,與工作人員核對后,移交給其他相關工作人員;為旅客辦妥乘機或托運手續等,而沒有必要為旅游者保管行李。因此,作為導游,私人幫助旅游者保管行李,提供保管服務,必須慎重。
《合同法》第374條規定,保管期間,因保管人保管不善造成保管物毀損、滅失的,保管人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但保管是無償的,保管人證明自己沒有重大過失的,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導游已經承諾幫助邵女士看管皮包,因此一旦發生物品損壞或滅失的情況,只要損害發生可歸責于導游,比如本案的皮包丟失,盡管導游的保管是無償的,但要證明導游自身無重大過失比較困難,所以導游必須承擔一定的賠償責任。
此外,貴重物品的保管必須事先說明。旅客將行李物品交由導游保管時,應當事先說明行李物品中是否存在貴重物品,并當面清點查驗?!逗贤ā返?75條也做出規定,寄存人寄存貨幣、有價證券或者其他貴重物品的,應當向保管人聲明,由保管人驗收或者封存。寄存人未聲明的,該物品毀損、滅失后,保管人可以按照一般物品予以賠償。
相關法律知識:
保管合同保管合同是保管人有償地或無償地為寄存人保管物品,并在約定期限內或應寄存人的請求,返還保管物品的合同。保管物品的一方稱為保管人,或者稱為受寄人,其所保管的物品稱為保管物,或者稱為寄托物,交付物品保管的一方稱為寄存人,或者稱為寄托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抵押貸款去哪申請
2020-12-10律師能不能在企業擔任監事
2021-02-11監護人能用被監護人的錢嗎
2020-11-23盜竊罪和侵占罪的區別
2021-02-03什么是家庭冷暴力,遭到冷暴力該如何處理
2020-12-31訂婚后男方退婚彩禮是否退還
2021-01-11財產保全涉及夫妻雙方嗎
2020-12-19和家里斷絕關系能拿到斷絕費嗎
2021-02-18合同糾紛案判決書要多長時間
2021-01-05勞動合同與勞動合同的認定
2021-01-08員工提供虛假資料可解除合同嗎
2021-03-20公司搬遷可以和孕婦解除合同嗎
2021-03-14勞務派遣的員工致害由誰擔責
2020-12-10對于被保險人來說在處理三方關系時應注意什么
2021-03-24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的效力
2020-11-23兩歲小孩被撞輕傷住院四天保險公司一般陪多錢
2021-03-23傷者死亡駕駛員駛離現場全責保險公司怎么賠付
2021-01-16哪些事故保險公司墊搶救費
2021-01-26無償使用土地承包合同
2020-12-10糧補是歸土地所有者還是土地承包經營者呢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