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訂合同容易出現法律風險的幾個時期
一、合同簽訂前的法律風險
因為合同簽訂前對合同對方不了解,草率與主體資格有瑕疵的當事人或代理人簽署合同,最后導致合同無效或合同效力待定;或與履約能力有欠缺的當事人或代理人簽署合同,最后導致合同無法履行。
二、合同簽訂時的法律風險
主要發生在合同的內容與形式方面。合同內容方面,主要表現在合同內容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而最終導致合同無效。合同形式方面,主要表現在合同形式不齊備而使得合同隱藏法律風險。
三、合同履行過程中的法律風險
主要指在合同履行過程中發現對方喪失履行能力或對方出現其他可能違約情形,對方違約導致己方生產經營遭受重大影響;該類法律風險也包括在合同履行過程中因己方生產經營發生突發事件或投資戰略發生重大調整而可能發生己方違約需承擔違約責任的風險。
四、合同產生糾紛時的法律風險
如果在合同可能產生糾紛時應對措施不力,就會導致己方在日后訴訟中處于不利境地,所以,出現糾紛時應該主動去尋找對自己有利的措施。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應該怎樣來處理房產糾紛
2021-01-08子女有贍養能力低保能辦嗎
2021-01-11信用報告中有強制執行記錄嗎
2021-01-04單位的資金可以以個人名義開立賬戶嗎
2021-02-15按揭的房產可以贈與未成年兒子嗎
2021-01-12企業停產是否屬于勞動關系終止
2021-01-08勞務關系辭退賠償是什么
2021-02-18人事外包與勞務派遣有什么區別
2020-12-13勞動糾紛加班費可以要幾年的
2020-12-22建筑工程保險的被保險人
2020-12-13保險公司辦理索賠手續的程序具體是怎樣的
2021-03-12尾燈噴熏黑膜被追尾了保險會賠嗎
2021-01-06盡快得到保險理賠償的方法有哪些
2021-02-20出事后保險公司要通話記錄做什么
2021-01-06投保財產保險需要注意什么
2020-12-01保險合同的客體的含義
2021-03-09保險欺詐的表現形式有哪些呢
2021-03-18村委會非法轉讓土地如何處罰
2020-11-20怎么運用土地管理法的相關規定處理集體土地上的征收問題
2020-11-11土地私有化的利與弊是什么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