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依法成立的條件是什么
合同的成立,是指合同的當事人意思表示達成一致。合同的成立,不涉及任何的國家干預,完全是當事人意思自治的結果。由于合同的成立關注的只是當事人間有沒有達成合意,故從理論上講,合同的成立要件只有一個,那就是當事人間的意思表示一致。
何謂依法成立呢?這涉及到合同的效力(有效、無效)制度。我國合同法上關于合同效力共有四種情形:合同有效、合同效力未定、合同可變更、可撤銷、合同無效。其中,有效合同屬于“依法成立”,從而具有法律約束力沒有任何問題。可變更、可撤銷合同在當事人行使變更權和撤銷權前屬于有效合同,故也應當具有法律約束力。無效合同自然不屬于依法成立,不具有法律約束力。效力未定合同的情況則比較復雜,根據我國《合同法》的規定,對效力未定的合同,不僅限制行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無權代理中的被代理人享有追人權,而且善意相對人還有撤銷的權利,故在相對人為善意的情況下,合同應當是不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反之,如果相對人是惡意,則不享有撤銷權,合同對其有法律約束力。
二、合同生效的條件是什么
合同的生效,系指合同約定的權利義務之發生以及債權人給付受領權的產生。這里的“生效”之“效”顯然不是合同的法律約束力。
以附條件、附期限合同為例,在合同附生效條件或生效期限的情況下,合同成立之時,合同已經具有法律約束力,但“在合同生效之前,這種權利義務雖由合同約定,但卻只是一種可能性(附條件合同)或是將來發生的必然性(附期限合同),只有在條件成就、期限到來,即合同生效后,它們才變為一種現實性。”同時,合同生效也意味著債權人有權受領,我國《合同法》第71條第1款規定:“債權人可以拒絕債務人提前履行債務,但是提前履行債務不損害債權人利益的除外。”這句話從反面解釋即為,在合同成立后,履行期限到來之前,債權人即有受領的權利,而不會被認為構成不當得利。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綜上所述,我們可以了解到合同的成立要件包括三點,須有兩個以上當事人,且當事人須有行為能力,合同的各意思表示應有效成立且一致才能夠生效,成為有效合同。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租賃合同范本怎么寫
2021-02-26用別人的域名算侵權嗎
2020-12-13主合同涉及刑事案件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0-11-16電動自行車逆行被摩托車撞了是哪方的責任
2021-03-08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調解書
2020-12-03各級法院級別管轄范圍
2020-12-24單位公款可以打到個人賬戶嗎
2021-02-13擔保合同適用中止嗎
2021-02-05網上商城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0-12-31用人者責任的內容有哪些
2021-02-21土地糾紛主體責任是什么
2020-11-27轉換和回購的核算方法有哪些
2021-02-22房產贈與給侄子要交契稅嗎
2021-03-15保險應當依法繳未簽合同應該怎么樣的
2020-12-20保險公司懷疑騙保不理賠怎么辦
2020-12-10第二輪土地承包的政策規定是什么
2020-12-04共同共有房屋拆遷后補償款怎么處理
2021-02-02如何購置拆遷安置房
2020-12-28拆遷戶口在男方家能享受賠償嗎
2021-01-23拆遷補償費有哪些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