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當事人規避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行為,不發生適用外國法律的效力,該合同爭議應當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
2、適用外國法律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公共利益的,該外國法律不予適用,而應當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
3、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履行的下列合同,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
(一)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合同;
(二)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合同;
(三)中外合作勘探、開發自然資源合同;
(四)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外商獨資企業股份轉讓合同;
(五)外國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承包經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設立的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的合同;
(六)外國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購買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非外商投資企業股東的股權的合同;
(七)外國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購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非外商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增資的合同;
(八)外國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購買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非外商投資企業資產的合同;
(九)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的其他合同。
二、涉外合同的法律適用
涉外合同,是指具有涉外因素的合同。涉外因素主要指合同的主體和客體具有涉外因素。例如,合同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是外國人;合同的客體不在中國領域內。
涉外合同的當事人不僅可以商定雙方的權利義務,也可以協商選擇處理合同爭議所適用的法律。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則不能選擇適用法律。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履行的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合同、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合同、中外合作勘探開發自然資源合同,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因此,這些合同的當事人不能選擇其他國家或地區的法律。
合同的雙方當事人沒有選擇所適用的法律的,可以適用與合同有最密切聯系的國家的法律。與合同有最密切聯系的法律,包括合同締結地法、合同履行地法、標的物所在地法、當事人本國法、當事人住所地法、法院地法、仲裁地法等。
這些原則的適用,應當根據合同的實際情況,具體確定哪一原則是與合同有最密切聯系的法律。通行的作法,不動產的買賣、租賃、建設工程等合同,適用不動產所在地法律;國際貨物或旅客運輸合同,適用承運人所在地法律;銀行貸款或擔保合同,適用貸款或擔保銀行所在地法律;保險合同,適用保險人所在地法律;勞務合同,適用合同履行地法律。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涉外合同中必須適用中國法律有哪些情形”問題進行的解答,涉外合同中必須適用中國法律的情形包括不發生適用外國法律的效力、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合同、外國法律不予適用等。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仲裁合并審理條件是怎樣的
2021-01-25債權額的決算期如何確定
2020-12-01企業變更后員工合同怎么辦
2020-11-18檢察院檢察員違法亂紀如何處罰
2020-12-05死刑有訴訟期限嗎
2021-02-062020年侵害姓名權應負什么責任
2021-01-01股權轉讓的流程大概要多久
2021-02-11非機動車違反交通規則有哪些
2020-12-29彩禮錢屬于女方個人還是夫妻共同財產
2020-12-30婚前購房離婚如何分割,貸款是共同債務嗎
2021-01-30什么是侵占罪,與盜竊罪有何不同
2021-02-07購房合同糾紛訴訟時效只有兩年嗎
2021-01-13集體土地可以進行流轉嗎
2021-01-07房改集資房屬于什么性質
2021-01-172020如何確認勞動關系,勞動關系有什么特征
2021-03-13離職補償金沒給怎么辦
2020-12-27勞動監督與監督檢查的區別是什么,勞動監察大隊的職責有哪些
2021-02-27勞務派遣能否獲得賠償
2021-01-18試用期離職是否受競業限制
2021-02-23實習期間下班后摔倒,誰的責任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