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中當事人約定的優先適用前提
每一部法律都是屬于它自己的基本原則,所以在合同實務,我們也必須遵循合同法基本原則。
1.平等原則。合同當事人法律地位一律平等,一方不得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另一方,各方應在權利義務對等的基礎上訂立合同。
2.意思自治原則。意思自治是貫徹合同活動整個過程的基本原則,在不違反強制性法律規范和社會公共利益的基礎上,當事人依法享有自愿訂立合同的權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干預。
3.公平原則。當事人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任何當事人不得濫用權利,不得在合同中規定顯失公平的內容,要根據公平原則確定風險與違約責任的承擔。
4.誠實信用原則。當事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當事人應當誠實守信,善意地行使權利、履行義務,不得有欺詐等惡意行為。在法律、合同未作規定或規定不清的情況下,要依據誠實信用原則解釋法律和合同,平衡當事人之間的利益關系。
5.守法、不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原則。當事人訂立、履行合同,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擾亂社會經濟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二、合同中當事人約定的優先適用的應用
當事人雙方簽訂的協議和契約必須系其真實意志表示,且不違反法律規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的規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對雙方當事人具有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解除合同。”這一條款主要是針對民事方面的合約,而且是不能與法律上強制性規定相沖突的情況下,你們間的約定在法律的效力上高于法定的效力,即法院或仲裁機構在對某一情況存在約定又有法定的情況下,采納約定的內容,不采納法定的內容。
但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運用當事人約定優于法定這條原則,都必須遵循合同法基本原則和其他相關法律法規,不得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任意法律法規相抵觸,更不能侵犯社會安定和公民安全。如果您在看完本文章疑惑,歡迎咨詢律霸網律師,我們將為您提供更專業的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地產買賣居間合同范本是怎樣的
2020-12-31事業單位國有資產配置應當符合哪些條件
2020-12-18定金與保證金的區別有哪些
2021-03-10交通精神賠償最高限額是多少
2020-12-13民事糾紛房產拍賣償還順序
2020-12-30哪些財產不能作為遺產繼承
2021-01-05怎么取證沒有贍養老人
2020-11-15效力待定合同中相對人有催告權嗎
2021-02-12不服仲裁裁決當事人是否可以到法院申請撤銷
2020-12-05遭遇第二次家暴怎么辦
2020-11-13殘幣、污幣如何正確兌換
2021-02-10商業銀行可以自行確定存款利率嗎
2021-03-05勞動合同糾紛管轄法院
2020-11-29合同期間公司調動崗位不服從可以得到幾倍賠償
2021-03-22勞務外包是什么意思
2021-02-162020年疫情上班工資怎么算
2020-12-14如何判定壽險保單是否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夫妻共有的保險該如何分
2021-01-08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中風險及損失案例解析
2020-11-28游客如何投保境外旅游保險
2021-01-23化名保單有沒有效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