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收集刑事證據
收集證據是指公安司法機關和律師為了證明特定的案件事實,按照法律規定的范圍和程序,收集證據和證據材料的法律活動。收集證據是運用證據的首要工作,是分析研究案情的前提和先決條件,是判斷、認定案件事實的基礎。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更沒有決定權和處理權。只有把收集證據工作做好,才能為審查證據、運用證據認定案件事實提供充分可靠的證據材料。如果沒有把收集證據的工作做好,缺少必要的證據材料,所謂運用證據來查明案件事實就是一句空話。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進一步重新去收集證據,仍然是無法查明案件事實的。所以,收集證據對于運用證據查明案件事實,是一項很重要的基礎工作。
收集證據的目的,是為了如實地反映案件事實的本來面目。查明案件的事實真相,在取得充分、確實的證據基礎上,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犯罪,犯什么罪,作出正確的結論。收集證據的大量工作是在偵查階段進行的,收集證據是偵查工作的主要任務。但是,在起訴、審判階段,如果認為證據不夠充分、確實,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也需要調查收集證據。收集證據的范圍是廣泛的,凡是與案件事實有關的各種證據都要注意收集。應當根據具體案件的不同特點,抓住關鍵性問題,去收集與案件有關的各種證據。
刑訊逼供的認定
司法實踐中,認定“刑訊逼供”時,必須注意把握以下幾項標準:
第一,在行為性質上,輕微違法的不規范審訊不構成刑訊逼供。明確區分“酷刑”與“其他殘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處罰”。“酷刑”是“在肉體或精神上遭受劇烈疼痛或痛苦”的行為。“酷刑”與“殘酷的、不人道的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處罰”之間存在區別,具體界限在于相應待遇的本質、目的以及嚴重程度。換言之,輕微的痛苦可能構成“其他殘忍的、不人道的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處罰”,但只有相對嚴重的痛苦才能構成“酷刑”。據此,疼痛是否“劇烈”,就成為區分“酷刑”與“其他殘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處罰”的技術標準。也因此,并非所有殘忍的、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處罰,都構成刑訊逼供,而只有其中造成“劇烈”疼痛或痛苦的行為,才能認定為刑訊逼供。
第二,在行為樣態上,消極不作為同樣可能構成刑訊逼供。在行為方式上,不僅積極作為可以構成刑訊逼供,消極不作為同樣亦可能構成刑訊逼供。偵查機關本有義務為犯罪嫌疑人提供生活上必需的食物、水、衣物和醫療,若偵查機關為了逼迫犯罪嫌疑人作出有罪供述,而故意不為犯罪嫌疑人提供生活所必需的食物、水、衣物等,以進行所謂的“饑餓逼供”或“寒冷逼供”,則同樣構成“刑訊逼供”,因為,正是偵查機關的消極不作為,逼使犯罪嫌疑人作出了有罪供述,該口供與偵查機關的消極不作為之間存在因果關系,理應將其認定為刑訊逼供而排除其所獲口供。
第三,在時間維度上,不在審訊期間發生的刑訊行為,同樣可能構成刑訊逼供。刑訊逼供不一定發生在審訊期間,實踐中偵查機關既可能“先審后打”,即先進行訊問,待嫌疑人拒不交代時再實施刑訊,也可能“先打后審”,即在正式審訊之前,先對犯罪嫌疑人實施刑訊,來個“下馬威”,然后再展開訊問。無論是“先審后打”,還是“先打后審”,只要刑訊行為與犯罪嫌疑人的有罪供述之間存在著因果關系,即應認定為刑訊逼供,因此,刑訊行為是否在審訊期間發生,并非認定刑訊逼供的構成要件。
以上,就是對相關內容的介紹。刑訊逼供是很低端的取得證據的方式,而且這樣得到的證據往往不會被采納,因為有失證據的原則,現在都是有規定的,不得進行刑訊逼供。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你可以咨詢律霸網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頂樓漏水該怎么做
2020-11-10什么部門依法維護職工合法權益
2021-02-23借款到期前保證人去世,繼承人要承擔保證責任嗎
2020-12-15因企業自主進行改制發生爭議法院是否受理
2021-02-07高速公路上發生交通事故,當事人應該怎么處理
2021-03-03逾期不履行合同怎么界定
2020-12-31公司拖欠半年的工資可以補償嗎
2021-03-01勞動報酬糾紛是否要仲裁后訴訟
2020-12-12車險騙賠都有什么特征判別
2021-03-19同等責任定損需要雙方保險都在嗎
2021-03-09走人行道撞了人保險公司賠嗎
2021-02-15事故中機動車貶值怎樣理賠
2021-02-13僑眷可以在國內購買保險嗎
2021-02-03降低企業履約風險的“保險杠”
2020-12-20建筑工程承包合同協議書怎么寫
2021-03-24土地轉讓合同需要批準嗎
2020-11-17棚改拆遷補償“去貨幣化”是真的嗎
2021-01-08拆遷獎勵越早拿越好嗎,應該什么時候拿呢
2020-11-21征地拆遷補償標準
2020-12-03婚前房產婚后取得拆遷安置房是否屬于夫妻共同財產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