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由當事人自愿選定買賣合同中的貿易術語
在國際貿易中,交易雙方采用何種貿易術語成交,應在買賣合同中具體訂明,由于有關貿易術語的國際貿易慣例是建立在當事人“意思自治”的基礎上,具有任意法的性質,故當事人選用何種貿易術語及其所采用的術語受何種慣例管轄,完全可以根據自愿的原則來確定。
2.貿易術語一般確定買賣合同的性質
貿易術語是確定買賣合同性質的一個重要因素,一般地說,采用何種貿易術語成交,則買賣合同的性質也相應可以確定。
3.貿易術語并不是決定買賣合同性質唯一的因素
貿易術語通常雖確定買賣合同的性質,但它并不是決定合同性質唯一的因素,決定買賣合同性質的還有其他因素,例如,交易雙方約定使用CIF術語,但同時也約定:“以貨物到達目的港作為支付貨款的前提條件。”按此條件簽訂的合同,就不是裝運合同,而應當是到達合同,因為,在這里,支付條件是確定合同性質的決定因素,由此可見,確定買賣合同的性質,不能單純看采用何種貿易術語,還應看買賣合同中的其它條件是如何規定的。
4.避免貿易術語與買賣合同的其它條件相矛盾
為了容易明確買賣合同的性質和分清買賣合同雙方的義務,以免一起爭議,交易雙方選用的貿易術語應與買賣合同的性質相吻合。也就是說,買賣雙方應根據交貨等成交條件選用相應的貿易術語,防止出現貿易術語與買賣合同的其它條件不吻合,甚至相互矛盾的情況,尤其是選用C組術語成交時,在涉及增加賣方義務的規定時,更應審慎從事,以免出現與貿易術語含義相矛盾的內容。
5.《1990年通則》中的有關規定,僅適用于買賣合同中的貿易術語,而絕不適用于運輸合同中的術語(有時它們是同樣類似的詞表示),尤其不適用于各種租船合同中的貿易術語。
由于租船合同的術語對于裝卸時間和裝卸費用的限定更為嚴格,故交易雙方應在買賣合同中特別條款盡可能就這些問題作出明確具體的規定,也就是說,交易雙方簽訂買賣合同的同時,應盡可能考慮運輸合同的要求,以變為隨后訂立的合同打下良好的基礎,從而有利于買賣合同的履行,但另一方面運輸合同是為履行買賣合同而簽訂的,因此,負責安排運輸的買方或賣方在商訂運輸合同時,務必以買賣合同為依據,使運輸合同與買賣合同相互銜接,以保證買賣合同的順利履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販賣毒品可待因口服液多次如何量刑
2021-02-23新三板股權投資屬于非標嗎
2021-03-04侵權責任糾紛是否可以要求賠償
2021-02-27勞動監察和勞動仲裁哪個快
2021-02-11公司法 注冊資金 抽資
2021-03-03襲警罪與妨害公務罪的區別
2021-02-13擔保公司貸款需要抵押物品嗎,費用有哪些
2021-01-17債權保全措施有哪些
2021-02-26車子財產保全怎么保
2021-02-28購房簽合同需要什么材料,購房合同丟了怎么辦
2021-01-10婚前房產已贈與并過戶還能反悔嗎
2020-12-26競業限制僅約定責任是否有效
2021-03-24勞動關系長期中止能否解除
2020-12-23計算出口產品責任險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3-01教育金屬于哪種險種
2020-12-08人壽保險出事故理賠嗎
2021-01-11撞死人保險賠償多少萬
2020-12-04汽車被淹該怎么理賠
2020-11-11保險公司對牙齒的賠償標準規定
2021-03-03出門旅游可以購買哪些保險給自己作保障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