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原因造成理賠難為什么有人花錢買了保障卻得不到理賠服務?理賠投訴專家歐*鋼指出,拒賠的原因來自兩方面:第一是保險合同內的原因。這其中包括7方面的情況:1、被保險人出險時不在有效保障期內;2、投保人、被保險人不如實告知;3、保險合同無效;4、不構成賠償條件;5、非保險責任內損失;6、免除責任;7、索賠單證不齊備;第二是保險合同外的原因,這其中包括4方面的情況:1、非保險合同載明的標的;2、醫(yī)療費用多重保險不能重復賠付;3、被保險人職業(yè)變更;4、索賠單證無效。案例一:意外傷害醫(yī)療索賠案張-強2007年1月2日向保險公司購買了意外傷害保險,以為發(fā)生所有的意外傷害都可以賠。當年五一期間張-強去草原旅游時,騎馬摔傷造成骨折。當他拿著住院收據(jù)來保險公司索賠時,卻被告知:他購買的意外傷害保險,只能在發(fā)生意外傷害造成高殘或意外死亡時才能獲得理賠。如要獲得因意外傷害而發(fā)生的醫(yī)療費用保險金,可以通過購買相應的意外傷害醫(yī)療保險來實現(xiàn)。專家點評:這是典型的非保險責任內損失,被保險人發(fā)生的事故性質不屬于其投保的責任范圍,很多客戶由于投保時對自身的需求和保險責任沒有足夠的理解,等到發(fā)生事故后,才知道所發(fā)生的事故不在保險保障范圍內。案例二:故意不如實告知案張-軍,男,38歲,某政府機關公務員。15年前在單位的每年例行體檢中查出肝腫大;5年前查出肝硬化;其妻為其投保某公司終身重大疾病保險時沒有將張-軍的健康狀況如實告知保險公司。保險公司承保1年8個月后,張-軍因肝癌身故。索賠后,保險公司以投保時故意不如實告知為由拒付身故保險金并不退還保費。專家點評:這屬于投保人投保時故意或過失向保險公司不如實告知被保險人存在影響保險公司決定是否承保或者是否調整保險費率的事項。獲得理賠8項注意既然理賠需要各種條件成立才能生效,那么消費者該如何投保呢?**人壽保險專家姚-斌指出,只要消費者做好8方面的注意事項,獲得保險公司理賠并不是難事。1、正確認識您購買的保險產品對保險責任的理解和認識誤區(qū)是導致理賠產生爭議與糾紛最多的因素之一。很多消費者由于投保時對自身的需求和保險責任沒有足夠的理解,等到發(fā)生事故后,才知道所發(fā)生的事故不在保障范圍內,不能獲得賠償,情緒難免激動。2、及時報案保險事故發(fā)生后,要及時通過電話、書面、傳真等形式及時通知保險公司并提出給付保險金申請。對于意外事故、可能涉及身故、殘疾等索賠金額較高的保險事故,請在事故發(fā)生后立即通知保險公司,否則有可能要承擔因遲緩通知而致使保險公司增加的調查費用。對于一些需要及時固定,卻因未報案而未固定的證據(jù)一旦滅失,保險責任難以認定,消費者面臨的損失就可能更大。3、定點醫(yī)院根據(jù)保險合同約定,前往保險公司指定的定點醫(yī)院進行診治。若因特殊原因不能到保險公司的定點醫(yī)院診治,需及時通知保險公司,并得到保險公司的同意。否則將有可能給后續(xù)的理賠帶來不便和損失。4、診治項目和藥品根據(jù)保險合同的約定,消費者的各項醫(yī)療費用,需符合醫(yī)療保險管理部門的規(guī)定。如投保費用型醫(yī)療保險,就診時要提示醫(yī)生自身的保險情況。對于在醫(yī)療機構發(fā)生的各項費用,除收據(jù)原件外,還要保存好所有費用的明細,保險公司在辦理理賠時通常需要審核費用明細以確定是否屬于保險責任。5、準備好必需的申請文件包括:給付申請書、保險單、最近一次繳費憑證、相關人員的身份證明、保險合同約定的其他證明文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物業(yè)公司和業(yè)主委員會不簽服務合同怎么辦
2021-01-31沒領結婚證買房能寫兩人名字么
2020-11-17申請人評殘情況公示期限
2021-01-12回避是怎么回事
2020-12-02公租房申請書如何寫
2021-03-17斷絕關系永不回家犯法嗎
2020-11-17寄存物發(fā)生毀損怎么辦
2021-03-23警察能處理土地糾紛嗎
2021-03-24政府回購房繼承協(xié)議公證需要什么材料,政府回購房繼承協(xié)議公證流程是什么
2021-01-13父母可以贈與房產給還沒大學畢業(yè)的兒女嗎
2021-03-05臨時用工合同是否可以不繳納社保
2021-03-13免責條款有哪些特征
2020-12-03人事糾紛屬勞動糾紛嗎
2021-02-06勞動糾紛調解需要幾天
2021-01-29產品責任險能否強制執(zhí)行
2020-11-16機動車解除保險合同保費計算辦法
2021-03-02航空旅客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1-03-13交警出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要幾天
2021-01-30保險代理人的業(yè)務包括哪些范圍
2020-12-21安置房上市交易要補土地出讓金嗎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