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時承擔違約賠償責任
1、以嚴格責任為主,過錯責任為補充的合同責任歸責原則。我國《合同法》第107條規(guī)定:“當事人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合同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xù)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按該規(guī)定,當事人在合同履行期內(nèi)不履行合同或者履行合同不當?shù)模瑹o論當事人是否有過錯,應當承擔違約責任。當然法定免除責任的除外。根據(jù)嚴格責任的歸責原則,損害賠償以損害事實、損害事實與違約行為之間存在相當?shù)囊蚬P系為要件,而不考慮違約人的主觀故意或過失。
2、補償損失和恢復原狀的完全賠償原則。《合同法》第113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害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根據(jù)該條規(guī)定,損害賠償額與實際違約損失應當相當,包括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間接損失以可預見規(guī)則為判斷依據(jù)。損害賠償?shù)幕拘再|(zhì)和目的決定了違約賠償?shù)难a償性。通常受害人可以主張合同如約履行所能獲得的利益,從而使其處于合同如約履行的狀態(tài);受損害方也可以主張賠償為履行所支付的費用,從而恢復到合同訂立前的狀態(tài)。在司法實踐中,法院的判決并不是立足于懲罰違反合同的當事人,而是對受害當事人給予賠償。
3、違約損失可預見性限制原則。可預見性規(guī)則是確定合同違約損害賠償范圍的重要規(guī)則。它從民法的公平原則出發(fā),適用可預見性規(guī)則對損害賠償范圍作出適當?shù)南拗疲苊夂贤L險完全由違約方承擔。我國合同法預見性規(guī)則的構成要件:一是預見的主體為違約人,而不是非違約人;二是預見的時間為訂立合同之時,而不是違約之時;三是預見的內(nèi)容為立約時應當預見的違約損失,預見不到的損失,不在賠償?shù)姆秶小?/p>
違約損害賠償?shù)姆秶鞘裁?/strong>
違約損失的合理確定性、直接性,主觀預測的損失不能獲得賠償。在確定損害賠償?shù)姆秶鷷r,法官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受損害方所主張的損失額在計算上是否具有合理的確定性。所謂確定性即它不是一種可能的損害。如果合同違約造成的損害具有不可避免性,那么該損害是確定的應予以賠償?shù)摹A硗猓逗贤ā返?19條規(guī)定:“當事人一方違約后,對方應當采取適當措施防止損失擴大;沒有采取適當措施致使損失擴大的,不得就擴大的損失要求賠償”。這規(guī)定了一方違約后,另一方負有減輕損失的義務,即盡量作出合理努力以避免損失的擴大,否則不得就任意擴大的損失提出賠償。通常意義上,非違約方的合理努力應當限制在不讓其感到為難,不損害財產(chǎn)利益或商業(yè)聲譽的范圍,而且因該合理努力產(chǎn)生的費用由違約方承擔。
以上內(nèi)容就是相關的回答,一般情況下如果我們違約了就需要承擔違約責任,一般情況下,違約責任的承擔包括繼續(xù)執(zhí)行賠償損失,所以我們在簽訂合同之后,需要仔細考慮。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wǎng)相關律師。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沒有勞動合同,如何證明勞動關系的存在
2020-11-18債權額的決算期如何確定
2020-12-01保證合同變更反擔保效力是怎么樣的
2020-11-26交通事故法院調(diào)解還要付律師費嗎
2020-11-22質(zhì)疑產(chǎn)品質(zhì)量誰舉證
2021-01-22公司破產(chǎn)的清償順序是怎樣的呢
2020-12-22快遞被他人拿走誰負責
2021-03-01工亡賠償?shù)膭趧訝幾h是一裁終局嗎
2021-02-18醫(yī)療糾紛的防范措施有哪些
2021-02-06繼承權受到侵害該怎么保護
2020-11-16女子水上樂園溺亡游樂園有責任嗎
2020-12-06終止勞動合同會發(fā)生哪些爭議
2021-01-15離婚又復婚可以再次享受婚假嗎
2021-03-25保險合同生效后十日內(nèi)可以取消嗎
2021-01-18車禍后保險賠償程序怎樣進行
2021-01-22對保險代理人保險經(jīng)紀人的禁止行為有哪些規(guī)定
2020-12-31土地承包合同未到期能收回土地嗎
2021-03-19土地出讓金需要上繳國庫嗎
2020-11-20國有劃撥土地怎么進行轉(zhuǎn)讓
2021-01-27無視立案處理繼續(xù)頂風搶建,這樣違建有什么結果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