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一個供貨合同,約定由乙公司在一個月內向甲公司提供一級精鋁錠100噸,價值130萬元,雙方約定如果乙公司不能按期供貨的,每逾期一天須向甲公司支付貨款價值0.1%的違約金。
由于組織貨源的原因,乙公司在兩個月后才給甲公司交付了100噸精鋁錠,甲公司驗貨時發現不是一級精鋁錠,而是二級精鋁錠,就以對方違約為由拒絕付款,要求乙公司支付一個月的違約金39000元,并且要求乙公司重新提供100噸一級精鋁錠。
但是乙公司稱逾期供貨不是自己的過錯,而是國家的產業政策調整所然,不應該支付違約金,而且所提供的精鋁錠是經過質量檢驗機構檢驗合格的產品,甲公司不應當小題大做,現在精鋁錠供應比較緊張,根本不可能重新提供精鋁錠。甲公司堅持以公司應當支付違約金和按照合同約定的質量標準履行合同。雙方為此發生爭議,甲公司起訴至法院,要求乙公司支付違約金和重新履行合同。乙公司在答辯狀中稱,逾期供貨不是自己的本意,也不是自己所能控制得了的,不應當支付違約金,即使支付違約金,也不應當支付39000元之多,這個請求不公平。
案例分析:
(1)甲公司與乙公司之間簽訂的合同是否有效?
(2)乙公司沒有在約定的時間內交付貨物是客觀原因還是市場原因?
(3)甲公司要求乙公司支付違約金和重新提供一級品標準的說法有無依據?
(4)乙公司主張不能按時供應貨物有無依據?
(5)乙公司主張違約金的數額太高了,自己不應當承擔這么多的違約金的說法有無依據?
律師解答:
(1)甲公司與乙公司之間簽訂的合同是有效合同。
(2)乙公司沒有在約定的時間內交付貨物是違反了合同的義務,應當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
(3)甲公司要求乙公司支付違約金和重新提供一級品標準的說法是有合同依據的。
(4)乙公司主張不能按時供應貨物是由于組織貨源的原因造成的,不應當由自己負責的說法沒有法律依據,也沒有合同依據。因為不能組織貨源是正常的市場風險,應當由當事人自己承擔責任。
(5)乙公司主張違約金的數額太高了,自己不應當承擔這么多的違約金的說法也是沒有法律依據的,39000元違約金相當于合同金額的3%,并不是很高。根據合同的法的規定,當事人對約定過高或者過低的違約金可以請求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調整,但是本合同爭議中的違約金金額僅占合同金額的3%,不能適用前述合同法的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有名合同物權法中的規定是什么
2020-11-14運營一款游戲需要具備的資質有哪些
2021-03-11核心自主知識產權如何確認
2020-11-13破產保護的目的是什么
2020-11-24申請強制執行收費標準
2021-03-22銀監會非法集資的意見全文內容是什么
2020-11-10分期付款買賣合同的適用情形
2021-02-16一般代理可以調解嗎
2021-02-14顧客如果喝醉酒在超市摔倒,誰來擔責
2020-12-24終止勞動合同必需簽訂協議嗎
2021-03-22子公司勞動關系轉移
2021-03-15山東省事業人員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1-03-13商家銷售舊貨應否承擔質量責任
2021-01-26保險條款是如何分類的
2021-03-04三類人身保險新型產品 購買時應注意事項
2021-02-25學生溜出校園被車撞身亡 “校方責任保險”應否理賠?
2021-02-03打瞌睡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1-03-19無保險可拍司法處置車嗎
2021-03-01保險受益人的變更有沒有期限要求
2021-02-07保險合同中止期間發生效力嗎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