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像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代表著每個人的人格權,因為誰都不愿意自己的肖像被他人在外面隨意的使用,甚至是招搖撞騙的,所以我們每個人在必要的情況下都懂得維護自己的肖像權。說到肖像權這也是我國全體公民都具備的一個最基本的權利,當然公安機關有的時候會對犯罪嫌疑人的照片在網絡上公布,因此針對嫌疑人肖像權的問題就成了有些人比較好奇的。
一、嫌疑人肖像權的相關規定是什么?
警方發布通緝令,使用犯罪嫌疑人照片是依法進行的,不構成侵權。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規定:應當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如果在逃,公安機關可以發布通緝令,采取有效措施,追捕歸案。
各級公安機關在自己管轄的地區以內,可以直接發布通緝令;超出自己管轄的地區,應當報請有權決定的上級機關發布。
二、肖像權的基本含義
肖像權就是自然人所享有的對自己的肖像上所體現的人格利益為內容的一種人格權。采用攝影術或者造型藝術手段反映自然人包括五官在內的形象的作品。肖像權為人格權之一種,是自然人對于肖像的制作權和標表使用權。
法律上的肖像為自然人人格的組成部分,肖像所體現的精神特征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轉化或派生出公民的物質利益。法律保護公民的肖像,是基于肖像上多方面體現了公民的精神利益、人格利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肖像權規定,肖像權是公民的基本權利,未經本人同意,任何人不得擅自使用、侮辱其肖像。警方有權保留使用權。
三、未滿十八歲有肖像權嗎?
1、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條規定,“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由此可見,構成侵犯公民肖像權的行為,通常應具備兩個要件:一是未經本人同意;二是以營利為目的。常見的侵犯公民肖像權的行為,主要是未經本人同意、以營利為目的使用他人肖像做商業廣告、商品裝潢、書刊封面及印刷掛歷等。
2、在這一點上,未成年人與成年人的肖像權應該受到同等程度的保護。
犯罪嫌疑人的肖像權不可以隨意侵犯。
可見公安機關在網絡上公布了犯罪嫌疑人的照片,然后我國普通市民又不斷的在網絡上進行傳播的這種做法并不算侵犯了犯罪嫌疑人的肖像。因為公布犯罪嫌疑人的照片之前,公安機關已經有了一系列的審批的程序,這是為了維護社會安定而進行的一種正常的辦案手段。
律師可以為哪些犯罪嫌疑人申請取保候審
檢察院應當訊問犯罪嫌疑人的情形有哪些?
犯罪嫌疑人刑事拘留能保釋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務派遣的準則有哪些
2021-01-09農民誤工費賠償標準是如何的
2021-03-06什么是殘廢等級
2020-12-14反擔保解除時間法律規定
2020-12-30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的有選舉權嗎
2020-11-09借條可以打印再簽字嗎
2021-01-13交通事故車物定損要注意什么
2020-12-07中間人拿好處費違法嗎
2021-01-27醫療糾紛的防范
2020-11-09詳解以他人名義購房存在什么風險
2020-12-08農村房產證確權該如何
2021-01-24企業重組職工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01家里雇傭的保姆虐待孩子能否被訴虐待罪
2020-11-13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怎樣調解勞動爭議
2021-01-01學生溜出校園被車撞身亡 “校方責任保險”應否理賠?
2021-02-03汽車改裝線路自燃保險公司進行賠償嗎
2020-12-05傷者死亡駕駛員駛離現場全責保險公司怎么賠付
2021-01-16車禍撞死人保險賠多少錢
2021-03-01當事人在代理關系案件中如何承擔舉證責任?
2021-02-15酒后駕車被撞死保險公司該賠償嗎?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