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推薦:侵權法 侵權行為 侵權責任 網絡侵權 侵權責任法 侵犯肖像權 侵犯姓名權 侵犯隱私權 侵犯名譽權
在我國每一位公民都依法享有姓名權,并且都有權使用甚至是改變自己的姓名,對此我國民法通則以及婚姻法也做出了相關的法律解釋。那姓名權最新司法解釋是怎樣的呢?下面律霸就將帶您一起來了解一下!
一、姓名權最新司法解釋
我國對姓名權是沒有做出詳細的司法解釋的,不過關于關于姓名權在《民法通則》和《婚姻法》上做了相關的規(guī)定。
最高人民法院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出,為使人民法院正確理解和適用法律,請求對民法通則第九十九條第一款“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guī)定改變自己的姓名”和婚姻法第二十二條“子女可以隨父姓,可以隨母姓”的規(guī)定作法律解釋,明確公民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選取姓氏如何適用法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討論了上述規(guī)定的含義,認為:公民依法享有姓名權。公民行使姓名權屬于民事活動,既應當依照民法通則第九十九條第一款和婚姻法第二十二條的規(guī)定,還應當遵守民法通則第七條的規(guī)定,即應當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在中華傳統文化中,“姓名”中的“姓”,即姓氏,體現著血緣傳承、倫理秩序和文化傳統,公民選取姓氏涉及公序良俗。公民原則上隨父姓或者母姓符合中華傳統文化和倫理觀念,符合絕大多數公民的意愿和實際做法。同時,考慮到社會實際情況,公民有正當理由的也可以選取其他姓氏。基于此,對民法通則第九十九條第一款、婚姻法第二十二條解釋如下:
公民依法享有姓名權。公民行使姓名權,還應當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公民原則上應當隨父姓或者母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選取姓氏:
(一)選取其他直系長輩血親的姓氏;
(二)因由法定扶養(yǎng)人以外的人扶養(yǎng)而選取扶養(yǎng)人姓氏;
(三)有不違反公序良俗的其他正當理由。
少數民族公民的姓氏可以從本民族的文化傳統和風俗習慣。
姓名權是公民人格權利中的一種,保護姓名權就是保護自己的人格權利。我國法律對于姓名權做出法律解釋也是為了更好地讓公民依法享有姓名權。了解了我國法律對于姓名權最新司法解釋后,相信大家更能懂得如何保護自己的姓名權。如果您對此問題還有疑問,請及時聯系律霸的在線律師,讓我們?yōu)槟闾峁I(yè)的法律服務,幫助您爭取更多利益。
侵害姓名權的責任有哪些
侵犯姓名權起訴狀怎么寫,格式內容是怎樣的
侵犯姓名權免責情形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注銷商標是否無效
2020-11-12融資租賃設備能否再抵押擔保
2020-11-17回購房定金該如何討回?
2020-11-26擔保法對連帶共同保證人追償權的限制
2021-03-18新三板掛牌鎖定期是多長時間
2021-03-26可以對家暴行為提起訴訟嗎
2021-02-19非機動車追尾機動車怎樣認定責任
2021-01-01現在孩子輔導可以要求前夫增加撫養(yǎng)費嗎
2021-02-16法院立案需要戶籍證明嗎
2021-01-14提出離婚賠償的條件有什么
2020-11-26護工合同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24解除合同存在欺詐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1-13顧客在超市受傷誰賠償,顧客在超市受傷的相關法律是怎么規(guī)定的
2021-02-03法律規(guī)定不能上市出售的房屋
2021-01-27用人單位未及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損害賠償及計算
2021-01-21試用期辭退的條件有什么
2021-03-24員工受傷申請調崗可以嗎
2020-12-01勞務承攬與勞務外包的區(qū)別是什么
2020-12-11勞動爭議調解期限
2020-12-24關于人身意外險包括哪些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