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當事人離婚后如何爭取到孩子的撫養權
離婚后,未成年孩子由誰撫養,應從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長的角度考慮,在這個前提下,夫妻離婚時可以協商確定,協商不成,可由人民法院判決。兩歲以內的孩子一般會判給女方,十歲以上的孩子會考慮孩子自己的意愿,除此以外,法官會綜合考慮雙方的經濟能力,居住環境,教育背景,身體狀況等等認定誰更適合撫養小孩。
一方撫養孩子,另一方支付撫養費,一般為月收入的20%—30%。如果在今后的撫養期內,一方不適合撫養小孩,另一方可以到法院重新起訴,要求變更小孩撫養權。
《婚姻法》
第三十六條 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后,子女無論由父或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
離婚后,父母對于子女仍有撫養和教育的權利和義務。
離婚后,哺乳期內的子女,以隨哺乳的母親撫養為原則。哺乳期后的子女,如雙方因撫養問題發生爭執不能達成協議時,由人民法院根據子女的權益和雙方的具體情況判決。
行使探望權利的方式、時間由當事人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權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應當恢復探望的權利。
第三十九條 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判決。
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經營中享有的權益等,應當依法予以保護。
《收養法》:
第十條 生父母送養子女,須雙方共同送養。生父母一方不明或者查找不到的可以單方送養。
有配偶者收養子女,須夫妻共同收養。
第十一條 收養人收養與送養人送養,須雙方自愿。收養年滿十周歲以上未成年人的,應當征得被收養人的同意。
從上述兩部法律的規定可以看出,非婚生子女仍然是父母雙方的子女,父母雙方均有撫養教育探視的權利和義務,并不因為父母雙方離婚或解除同居關系而不復存在。因此,直接撫養小孩一方不愿意再撫養時,另一方可以要求變更監護權。
若一方送養,也需要經過另一方同意,并且要符合收養法關于送養人的規定.
撫養權的問題需要自己進行的協商解決,如果通過司法手段,對于自己的時間消耗是較大的,但是在具體問題的處理上更多的額還是需要自己進行闡述,不能因為自己的事情涉及的孩子就把所有的選擇交給孩子,畢竟孩子沒有民事行為能力。
非婚生子女撫養權起訴狀怎么寫?
一方不讓另一方探望孩子可以要求變更撫養權嗎?
變更撫養權協議是否需要公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拘留多久不再追溯
2020-12-25商標侵權應該如何處置的
2020-12-26法律對三維商標、立體圖標如何規定
2021-01-01農民工工傷賠償步驟是怎樣的
2021-01-13不安抗辯權什么時候行使
2021-01-16公民應怎樣立遺囑,遺囑怎么寫
2021-03-03交通事故賠償是否包括受害人父母的贍養費
2021-03-22強制執行的程序是什么
2021-02-15無責撞死人要坐牢嗎
2021-02-01房屋裝修拒不履行裝修合同怎么辦
2021-03-26合同糾紛判決后上訴期為多長時間
2021-02-19集資房屬什么性質的房
2021-02-23新入職員工當月應扣培訓費嗎
2021-01-07用假手續取得保險理賠算騙保嗎
2021-02-03小學生被踢后身亡保險是否賠付
2020-11-13工費車保險賠償的法律依據,索賠需要什么材料
2021-02-21什么時候保險理賠不需要保單
2020-11-26保險合同沒簽字想退保,怎么進行
2021-03-15為什么土地承包經營權是登記對抗
2021-02-27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是什么權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