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眾人物名譽權隱私權的區別有哪些?
隱私權與名譽權之間的區別主要表現在:
1、主體不同。名譽權的主體除了公民之外,也包括法人。法人名譽權的好壞直接影響它的對外交往及經濟利益。而由于隱私權的宗旨是保護個人的內心安寧不受攪擾,法人則不具有自然人的生理功能,不存在精神上的愉悅和痛苦問題,法人雖然也有不宜公開的秘密,但這屬于商業秘密的范疇,而不是隱私權的內容,所以法人不能享有隱私權。
2、性質不同。名譽權是權利主體就自己的社會評價所享受利益的權利。而隱私權則主要是指權利主體的個人信息不被非法獲取和公開,私人生活不受非法干擾,個人私事的決定不受非法干涉的權利。
3、侵權方式不同。侵害名譽權的行為一般是采取無中生有,侮辱、誹謗等方式貶損他人的人格,從而使其名譽受到損害;而侵犯隱私權的行為則多為非法獲取、擴散有關他人私生活的事實,干涉他人私生活等等,從而他人的內心安寧受到攪擾。前者散布的是虛假的情節,后者披露的則是真實的情況。
4、侵權結果不同。對他人名譽的侵害,肯定會造成人格的貶損、名譽的降低;而對他人隱私的侵害,則未必造成名譽的降低,有時甚至會提高他的聲譽。例如,某夫婦自幼收養了一個父母雙亡的孤兒,為了孩子的心靈不受創傷,他們一直對其隱瞞這一事實。一位知情者違背他們的意愿把這件事向社會披露,這顯然是侵犯了這對夫婦的隱私,但他們的名譽并不會因此受損,而可能會得到社會廣泛贊揚。
5、處置權不同。隱私權包括個人信息不被非法獲悉或公開,個人生活不受外界非法侵擾,個人私事的決定不受非法干涉三項內容,其中有關個人信息的保密并非絕對的,當事人可以自行將其公布于眾,也可以授權他人公開發表,也就是當事人可以放棄這部分隱私權;而名譽權的中心內容是社會對當事人的評價,這一權利是不可放棄的,他不能自行或授意他人貶損自己的名譽。
6、責任方式不同。侵害名譽權的責任方式有停止侵害、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賠償損害等方式,而侵害隱私權的責任方式主要是停止侵害、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方式。
以上就是隱私權與名譽權之間的區別,具體情況下當事人之間應當結合實際來對相關情況進行認定,涉及到名譽權和隱私權被侵犯的都是需要追究相關的法律責任的,一般可以直接向法院提交相關證據來進行起訴處理,具體情況應當結合實際而定。
侵犯隱私權判刑嗎?
侵犯隱私權的賠償責任是怎樣的
哪些行為會侵犯他人隱私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各省市1級至10級工傷傷殘賠償標準速查表
2021-03-17不安抗辯權中止履行有幾種形式
2021-01-21非法行醫方面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1-01-29合并債權債務包括資產嗎
2021-03-21如何處理最高額質權糾紛
2021-03-26遭受家暴如何取證維權
2021-02-22業主大會及業主委員會的區別是什么,各自的職責和成立的程序是什么樣的
2020-12-29離職后是否還要遵循保密協議
2021-02-26公務員被辭退是否可以領失業保險金
2021-01-19撞傷牙齒鑲牙在意外傷害險的理賠范圍呢嗎
2020-12-22買保險 律師教你“八招”防忽悠
2020-12-18年輕白領必須走出的保險誤區
2021-02-17離婚后,拆遷房屋及拆遷補償款如何分配
2020-12-19共同共有房屋拆遷后補償款怎么處理
2021-02-02拆遷過程中瀆職犯罪損失如何認定
2021-03-02企業停產后遇到拆遷的損失計算方式
2021-01-15農村征地時拆遷方有哪些最常見的不規范行為
2021-01-20拆遷評估報告可以簽字嗎
2020-12-25企業工廠面臨拆遷,停產停業損失能主張賠償嗎
2021-02-06高速公路拆遷補償標準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