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侵害名譽權承擔的民事責任包括哪些?
侵害名譽權承擔的民事責任包括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可以書面或者口頭方式進行,內容須事先經人民法院審查。恢復名譽、消除影響的范圍,一般應與侵權所造成的不良影響的范圍相當。
同時,公民、法人因名譽權受到侵害要求賠償的,侵權人應該賠償侵權行為造成的經濟損失;公民一并提出精神損害賠償要求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侵權行為的具體情節,給與受害人造成精神損害的后果等情況酌定。
二、如何認定侵犯名譽權的行為?
1、行為人客觀上存在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并為第三人知悉。侵權人實施了侮辱、誹謗等行為。
所謂侮辱是指以語言或行為公然損害他人人格,毀壞他人名譽的行為。侮辱既可以以口頭方式進行,也可以以行為方式進行。其表現形式是將現有的缺陷或其他有損于人的社會評價的事實傳播出去,以詆毀他人的名譽,讓其蒙受恥辱。比如,說某人“是個小偷”等。
所謂誹謗,是指捏造和散布某些虛假事實、破壞他人名譽的行為。誹謗的方式有口頭和文字等兩種方式,其內容包括捏造和散布一切有損于他人名譽的虛假事實,如誣蔑他人犯罪、品行不端等。其特征可以稱之為無中生有。
2、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這種過錯包括故意和過失。比如醫院未經患者同意,無意中公布了患者患有淋病、梅毒、麻風病或艾滋病等病情信息,使患者名譽受到損害。無論故意或過失,只要侵權人在主觀上有過錯,并在客觀上造成他人的社會評價降低,即屬于侵犯了他人的名譽權。
3、被侵害的對象應當是特定的人。所謂特定的人是指某個具體的自然人或法人。如果沒有特定的人,則在法律上就不存在所謂的受害人了。但是,如果某些文學作品在描寫中對特定的人進行了侮辱或誹謗,雖然使用的是代號或假名,但讀者一看便可知曉其所指的對象是誰,這顯然不能因其使用代號或假名而否定作者侵權。因此,如果所指定的對象是特定環境、特定條件下的具體人,即使沒有指名道姓,同樣可以構成對他人名譽權的侵害。
4、在后果上,侵權人的行為對受害人的名譽造成了較嚴重的損害,使受害人感覺到一種不公正的社會壓力或心理負擔,精神上受到折磨,心理上遭受創傷。必須強調的是,這種不公正的社會壓力、心理負擔或精神上受到的折磨必須是客觀實在的東西,而不是受害人主觀上的一種感受。也就是說,某人的名譽僅僅指公眾對其的社會評價,而不是該人對其內在價值的自我評價。因此,行為人的某些行為如果沒有造成受害人的社會評價降低,則不構成對名譽權的侵害。
我國憲法賦予了我國的很多民事主體很多的權利,若是自己的名譽權等民事權利受到侵害時,該受到侵害的當事人可以通過書寫訴狀之后,向法院起訴的方式獲得救濟。一般被認定為侵害了他人的名譽權等,會需要承擔民事賠償的責任。
侵犯名譽權責任承擔是怎樣的
侵犯名譽權的處罰是怎樣的
侵犯名譽權的證據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宅基地證征地補償多少錢
2020-12-01人民檢察院可以對辦案期限合法性進行監督嗎
2020-11-26工傷護理費是否可以申請賠付
2021-01-13社交軟件上散播他人隱私如何處理
2021-01-29購置固定資產是否需繳納印花稅
2021-02-26什么是公司破產程序終結
2021-01-11離婚集資房怎么分,離婚單位集資房如何分割?
2020-12-27房產抵押給個人還能查封嗎
2021-02-23關于不辭而別員工的處理建議
2021-02-05公司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8法院可以凍結失業人員經濟補償金嗎
2021-02-25勞動監察大隊和勞動局是一回事嗎
2021-02-14空運保險的險種有哪些
2020-12-25保險合同中的免責條款是否有法律效力
2021-01-13保險公司組織形式是如何的
2021-02-17保險合同書丟了怎么辦
2021-01-22荒山開發承包合同范本是怎樣的
2020-12-28承攬合同與承包合同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21建筑工程承包合同司法解釋
2020-12-09土地承包經營權是不動產還是什么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