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是重要的一種法人,對于企業來說,良好的信譽比什么都重要。一些消費者同企業發生糾紛后,沒有選擇恰當的方式解決,而是造謠誹謗企業,使企業的信譽受到影響,并帶來直接的經濟損失。這種情況下,行為人是要負法律責任的,那么造謠誹謗法人有什么法律后果?下面我們一起聽聽小編的看法。
一、造謠誹謗法人有什么法律后果?
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是指捏造并散布虛偽事實,損害他人的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給他人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行為。 商業信譽,是指社會公眾對某一經營者的經濟能力、信用狀況等所給予的社會評價,即該經營者在經濟生活中信用、名譽的地位。 商品聲譽,是指社會公眾對一經營者的商品性能、品質所給予的社會評價,即該商品在經濟生活中的地位。根據刑法第221條之規定,犯本罪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二、造謠誹謗法人犯罪的主體是誰?
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的犯罪主體是一般主體,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單位。司法實踐中,主要表現為兩類主體;
1、商譽主體的競爭對手,處于不利地位的同行,其他生產者和經營者;
2、新聞、報刊、電視臺等媒介。
一般而言,多為“他人”的競爭對手,即與“他人”生產相同或近似商品或提供同類服務或近似服務的生產者和經營者。需要指出的是,行為人如果受經營者收買或唆使,故意在社會公眾中散布捏造的虛偽事實,詆毀和損害他人的商業信譽、商品聲譽,且達到“給他人造成重大損失”或“有其他嚴重情節”程度的,即應認為與經營者構成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的共同犯罪。
三、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的立案標準是怎樣的?
捏造并散布虛偽事實,損害他人的商業信譽、商品聲譽,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給他人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五十萬元以上的;
2、雖未達到上述數額標準,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嚴重妨害他人正常生產經營活動或者導致停產、破產的;
(2)造成惡劣影響的。
綜上所述,造謠誹謗法人,情節嚴重的,會構成犯罪,量刑從兩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到管制不等。侮辱誹謗法人的主體基本上包括兩類,市場的競爭對手和新聞報刊的媒體。只有給企業法人造成直接損失五十五以上的,或者因為誹謗導致企業停產停業,造成惡劣影響的,才會構成犯罪。
網絡誹謗刑事案件司法解釋全文
誹謗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網絡誹謗罪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已發年終獎公司是否可以扣回
2020-11-24同居關系可要退回彩禮嗎
2021-01-26法律援助對象及范圍
2021-01-27股權轉讓需要到現場嗎
2021-03-22傳統知識產權包括哪些
2020-12-25違章最遲什么時候處理
2020-12-23廣東省交通事故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11-09店鋪租賃合同沒有到期可以提前解除嗎
2020-12-10贈與的房產可以賣嗎
2021-01-22父親自己寫的子女分割財產有效嗎
2020-12-23居民商業產權是否征收房產稅
2021-01-10載同事上班遇車禍判賠153萬之律師說法
2021-02-10大連住房公積金提取條件有哪些
2020-11-09勞務合同需要承擔什么責任
2020-11-21勞動中受了傷該如何賠償呢?
2021-03-09勞動仲裁申請書格式是怎樣的
2021-01-03人壽保險的理賠時效
2021-03-13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的賠償范圍是什么
2021-02-24人身保險合同和財產保險合同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12哪些情況下不能保險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