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赫山區律師 鄒平縣律師 市中區律師 成華區律師 恩施市律師 建水縣律師 宕昌縣律師
隨著人們法律意識的增強,當名譽權受到侵害時,人們已不再仍氣吞聲,而是會選擇通過一些法律手段來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要保護自己的名譽權,就要先搞清楚究竟法律中規定的名譽權有哪些分類。下面,律霸小編為你做詳細解答。
一、什么是名譽權?
(一)名譽權的概念:
名譽權,是指公民或法人保持并維護自己名譽的權利。它是人格權的一種。這些被維護的名譽是指具有人格尊嚴的名聲,是人格的重要內容,受法律的保護。
(二)名譽權有哪些分類?
1、公民名譽權
名譽權可分為公民的名譽權和法人的名譽權,公民的名譽權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在何新聞報道、書刊雜志在對真人真事進行報道、評論、傳播時都不得與事實不符,而影響公民原有的社會評價。
(2)任何人都不得以侮辱、誹謗的方法,損害他人的名譽。
(3)任何人不得捏造事實.陷害他人 敗壞他人名譽。
2、法人名譽權
法人的名譽權內容與公民的名譽權相比,由于其不具有如公民一般的情感,所以其內容有所狹窄,主要包括:
(1)任何新聞報道、書刊雜志在對法人進行報道怦論時,必須真實,與事實相符.
(2)任何人不得捏造事實,散布與法人真實狀況不符的消息,敗壞其名譽。
二、常見侵犯名譽權有哪些形式?
(一)誹謗
誹謗是指故意或者過失地散布有關他人的虛假事實,導致他人名譽降低或者毀損的行為。誹謗的主觀狀態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過失,其方式可以是言語、書面文字或者其他任何使虛假事實散布開來的方式。《民法通則》第101條后段規定,禁止用誹謗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
在文學作品中故意使用他人真實姓名,或者未寫明原告的真實姓名和地址,但對人物特征的描寫有明顯的指向或者影射他人,小說內容存在侮辱、誹謗情節,致其名譽受到損害的,作者和出版社均可能構成對名譽權的侵犯。
(二)侮辱
侮辱是指故意通過言語、文字或者行為舉止等方式貶低他人人格、毀損他人名譽的行為。侮辱行為的主觀狀態應當是故意,其方式可以是言語、書面文字或者行為舉止,也可以使上述集中方式的混合。《民法通則》第101條后端規定,禁止用侮辱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民通意見》第140條規定,以口頭或者書面形式捏造事實公然籌劃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他人名譽,造成一定影響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公民名譽權的行為。以書面、口頭等行使詆毀、誹謗法人名譽,給法人造成損害的,應當認定為侵害法人名譽權的行為。
(三)新聞報道嚴重失實,致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
新聞單位根據國家機關職權制作的公開的文書和實施的公開的職權行為所做的報道,其報道客觀準確的,不應當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其報道失實,或者前述文書和職權行為已公開糾正或拒絕更正報道,致使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應當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
名譽和名譽權勢有所差別的,名譽是指社會或他人對特定公民、法人的品德、才干、信譽、商譽、資歷、功績等方面的評價和總和;而名譽權就是公民、法人依法享有的,有關自己的社會評價不受他人侵犯的一種人身權利。對于侵犯名譽權的行為,這是我國法律是不允許的,是我國法律所禁止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檢察院立案偵查流程是怎樣的
2020-11-15醫鬧者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0-12-29交通違規被拍照怎么處理
2020-11-08經偵大隊的傳喚方式
2021-03-20出租人私自賣房構成侵權嗎
2021-01-30老公有家庭暴力如何離婚
2021-02-09商業銀行能否追究刑事責任
2021-02-12房產繼承前調查要多久
2021-01-28債權債務起訴程序是怎樣的
2021-01-10競業限制的補償金包含在在職工資里是否違法
2020-11-21勞務分包合同雇主是否可以免責
2021-03-23停工留薪滿后可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2無錫地區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0-12-26勞務派遣轉勞務外包合法嗎
2021-02-04購買人壽保險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3-04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賠償案
2021-01-28投保人解除人身保險合同返還保險費案
2021-03-12車輛被扣貸款保險賠償嗎
2021-03-16發生車禍后保險都賠哪些費用
2020-12-05保險合同期限屆滿或履行完畢是指什么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