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父母送的房子是個人財產嗎?
“《婚姻法解釋》(二)”第22條規定,父母為雙方購房用于結婚之用,除非有明確表示,否則該房應當認定為對自己子女的贈與。父母在子女婚后為子女購買的房子,應當視為對夫妻雙方的贈與,但父母有明確表示贈與一方的除外。
這條是本《解釋》比較有新意的地方。父母出資為子女購房的問題,它的權屬到底屬于誰,一直是以往夫妻雙方糾纏不清的問題,法院在審理時也難以認定,但現在就很明確了。
二、個人財產的范圍有哪些?
夫妻特有財產,也稱夫妻保留財產,即夫妻個人財產,是指夫妻在實行共同財產制的同時,依照法律規定或夫妻約定,夫妻各自保留的一定范圍的個人所有財產。根據產生的原因不同,特有財產可分為法定的特有財產和約定的特有財產。
規定夫妻特有財產的意義在于,它彌補了共同財產制對個人權利和意愿關注不夠的缺陷,防止共同財產范圍的無限延伸,有利于保護個人財產權利。
夫妻個人財產的范圍:
(一)一方的婚前財產。
婚前財產是指夫妻在結婚之前各自所有的財產,包括婚前個人勞動所得財產、繼承或受贈的財產以及其他合法財產。
(二)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
這里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是指與生命健康直接相關的財產。由于這些財產與生命健康關系密切,對于保護個人權利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應當專屬于個人所有,而不能成為共同財產。
(三)繼承、接受贈與,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
婚姻法第十七條第(四)項的規定,因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屬于夫妻共同財產。但為了尊重遺囑人或贈與人的個人意愿,保護公民對其財產的自由處分權,如果遺囑人或贈與人在遺囑或贈與合同中明確指出,該財產只遺贈或贈給夫妻一方,另一方無權享用,那么,該財產就屬于夫妻特有財產,歸一方個人所有。
(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具有專屬于個人使用的特點,如個人的衣服、鞋帽等,應當屬于夫妻特有財產。
(五)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這項規定屬于概括性規定。夫妻特有財產除前四項的規定外,還包括其他一些財產和財產權利。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新的財產類型的出現以及個人獨立意識的增強,夫妻個人特有財產的范圍也將有所增加。
希望能夠幫助您解決您所遇到的問題。現實中父母為子女購房的情況居多,但是也導致夫妻在離婚時為父母送的房子的分割而爭執不下,因房產是價值巨大且不斷升值的財產,夫妻在離婚時誰都想分得房產。如果您遇到了類似不能確定房產是不是個人財產的情況,建議您向婚姻方面的專家律師做咨詢,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和無謂的損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有哪幾種
2020-12-20不安抗辯權是不是不適用于所有情況
2021-02-25投標保證金比例
2021-03-13電子商務法對消費者權益保護有哪些規定
2020-11-16參與眾籌能不能作為消費者投訴
2020-12-24未成年犯罪監護人責任有哪些
2020-11-13退婚還可以重新訂婚嗎
2020-12-13杭州公司員工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2-21商業銀行取得執照六個月內未開業怎么辦
2020-11-21央行出新規,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平臺轉賬支付業務受限
2021-01-15關于北京勞動爭議管轄的地區主要包括了哪些
2021-03-22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重點突出調解作用
2021-03-13如何指定人壽保險的受益人
2021-03-10常見的保險合同糾紛案例
2021-02-07保險合同和保險合同主體的定義是什么
2020-12-24交強險過期沒交怎么辦
2020-12-09貨車超重出事故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0-12-20員工自愿放棄上保險后悔了上訴法院
2021-01-07死亡保險中被保險人自殺會有怎樣的法律后果
2020-12-08汽車沒保險能置換嗎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