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0年繼承不用公證了嗎?
是的。
今年7月5日,司法部出臺了一份關于廢止《司法部、建設部關于房產登記管理中加強公證的聯合通知》的通知,這意味著伴隨房屋繼承事項多年的“公證”環節已不再成為必需。
因繼承、受遺贈取得不動產申請登記的,由申請人選擇是否需要公證。
公證遺囑最具法律效力
公證是公證機構根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申請,依照法定程序對民事法律行為、有法律意義的事實和文書的真實性、合法性予以證明的活動。公證制度是國家司法制度的組成部分,是國家預防糾紛、維護法制、鞏固法律秩序的一種司法手段。公證機構的證明活動與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訴訟活動不同。
前者是在發生民事爭議之前,對法律行為和有法律意義的文書、事實的真實性和合法性給予認可,借以防止糾紛,減少訴訟。它不能為當事人解決爭議;而人民法院的訴訟活動,則是在發生民事權益糾紛并由當事人起訴之后進行的,其目的是作出裁決。
公證機構辦理的公證行為包括:證明合同、委托、遺囑等法律行為;證明法律行為以外的法律文書;證明法律事實包括引起法律關系產生、變更和消滅的事實;證明非爭議性事實,某些事實不一定發生法律后果,但為避免日后可能發生爭議,亦得公證證明。
二、房產繼承公證要注意什么?
關于房產繼承有兩種,一是遺囑繼承,二是法定繼承,如果死者生前沒有留有遺囑就要按照法定繼承來辦理。
房產繼承公證通常可分為三類公證:即法定繼承公證、遺囑繼承公證以及遺囑繼承和法定繼承相結合的公證。實踐中,法定繼承公證占了房產繼承公證的大部分。在辦理房產法定繼承公證時,到公證處開據公證書要注意:
需要帶兩個證明和兩個證件:
1、要到派出所開死者的死亡證明。
2、要到死者所在單位(或者居委會、村委會)開法定繼承人證明。內容主要包括死者的配偶、父母、子女的姓名和死者的父母是否已經過世等。
具備以上兩個證明后,法定繼承人再帶著本人的身份證和房產證到公證處辦理公證證明即可。
3、如果法定繼承人不只一個,而房產只過戶給其中一人的話,需要其他人的書面同意,表示放棄對房產的繼承。
有可能是因為之前繼承的房產公證已經延續了好多年,所以現在很多人只要是繼承的房產都已經習慣性的第一時間在當事人去世以后去辦理公證了,但是,在法律上來說,繼承房產要辦理過戶的,現在的房管部門都已經不要求提供繼承房產的公證文件了,公正的這一環節不再是強制要求的。
房屋遺產稅如何征收?遺產繼承房屋如何出售?
房屋繼承過戶流程是怎樣的?需要哪些材料?
父母遺產繼承權的喪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和醫療糾紛有什么區別?
2021-01-15校園欺凌屬不屬于犯法
2021-02-18海里禁止排放的物體種類有哪些
2021-01-12人身侵權責任承擔的方式
2021-03-17財產損失鑒定報告需要提供的資料清單有哪些
2021-03-13民間送養行為是否違法
2021-01-27離婚后孩子的探視權的規定一月幾次,探視權的規定一年幾次
2020-11-19無性婚姻可不可以算是離婚的理由
2021-01-29二審移送管轄裁定書能否再審
2021-02-25交通事故打官司流程
2021-03-21委托擔保合同
2020-11-26非直系親屬可以做投保人嗎
2021-02-12小額人身保險的金額是多少
2021-01-31保險合同的失效與復效是什么意思
2021-01-05車主變更保險合同未改保險賠償案例
2021-01-12保險法釋義第一百六十六條是怎樣的
2021-02-25被代理人(委托人)的權利與義務?
2020-12-23土地承包后可以轉包嗎
2020-12-21土地承包的合同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1-29國有出讓土地政府有權收回嗎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