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用土地的程序是什么,征地補償費如何管理
一、征用土地的程序是什么
征用土地的程序如下:
(1)擬訂征用土地方案。征用土地方案由擬征用土地所在地縣、市人民政府或其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擬訂。其中征用城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城市建設用地區內統一規劃、統一開發的土地,由縣、市人民政府根據土地利用計劃和對建設用地的需求情況擬訂,城市建設用地區外能源、交通、水利、軍事設施等按建設項目實施征地的,由縣、市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建設單位或建設主管部門的建設用地申請擬訂。征用土地方案,包括征用土地的目的及用途,征用土地的范圍、地類、面積、地上附著物的種類及數量,征用土地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勞動力安置途徑,原土地的所有權人及使用權人情況等。
(2)審查報批。征用土地方案擬訂后,由縣、市人民政府按照《土地管理法》規定的批準權限,經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后,報人民政府批準。其中征用農用地,農用地轉用批準權屬國務院的,國務院批準農用地轉用時批準征用土地,農用地轉用和征用批準權屬于省級人民政府的,省級人民政府同時批準農用地轉用和征用土地;農用地轉用批準權屬于省級人民政府,而征用土地審批權屬于國務院的,先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后報國務院批準征用土地。
(3)征用土地方案公告。征用土地依法定程序批準后,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在當地予以公告。被征用土地的所有權人和使用權人應當在公告規定期限內,持土地權屬證書到當地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征地補償登記。
(4)制定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縣、市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根據批準的征用土地方案對土地所有權人、使用權人及地上附著物等進行進一步核實,制訂征地補償、人員安置及地上附著物拆遷等具體的方案。
(5)公告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并組織實施。征用土地的補償和人員安置方案確定后,有關地方人民政府應當予以公告,并聽取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意見,對征地補償和人員安置方案進行修改和補充,并向被征地單位和農民支付有關費用,落實人員安置及地上附著物拆遷方案。
(6)清理土地和實施征用土地。征用土地補償和人員安置方案實施后,縣、市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組織有關單位對被征用的土地進行清理,并組織實施征用土地和供地。
二、征地補償費如何管理
(1)土地補償費歸村集體所有。村集體作為抽象主體,象征性擁有所屬成員的集體土地所有權,依照法理,在村集體失去其所有土地時,理所當然擁有該土地征用后的所有征地補償費。對該征地補償費的具體處分,《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第二十四條規定:“涉及村民利益的下列事項,經村民會議討論決定方可辦理:(二)從村集體經濟所得收益的使用;”村集體有權以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的形式,決定征地補償費的分配和使用,村集體可以將該集體收入用于開辦集體企業,發展公益建設,可以分配到各戶,可以分配給被征用承包經營土地的村民。而村集體依法對其所有征地補償款作出的處理,應承認其合法性。若村集體將征地補償費進行分配,則該部分征地補償費權屬依法發生轉移,集體與成員關因分配決議而產生了權利義務關系。若村民會議決定違法,侵犯被征地農民權益的,可以依據《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第二十七條規定:“村民會議可以制定和修改村民自治章程、村規民約,并報鄉、民族鄉、鎮的人民政府備案。村民自治章程、村規民約以及村民會議或者村民代表會議的決定不得與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的政策相抵觸,不得有侵犯村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合法財產權利的內容。村民自治章程、村規民約以及村民會議或者村民代表會議的決定違反前款規定的,由鄉、民族鄉、鎮的人民政府責令改正。”
(2)地上附著物及青苗補償費歸地上附著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用地者在征地中,因其征地致使他人可預得收入的減少,從而造成權益損失,理應對該全部可預得收入予以補償,此補償性質同于經濟上的權利義務平等原理。該處的“他人”指該被征收土地的承包經營者,包括已轉包經營者。村民的該項所得,是其財產損失的金錢補償,故地上附著物、青苗補償費同于村民的其他財產,性質上不具有其他特殊的含義。實際中,用地者在預算出其三大補償金額后,將地上附著物、青苗補償費連同其他費用一并支付與村集體,由村集體現行處理。因貨幣所有權隨占有而轉移,此時地上附著物、青苗補償費由村集體占有控制,村民并不擁有該費的所有權,其與村集體形成法律上的債權債務關系,村集體作為享有青苗補償費的村民的債務人,必須將該費返還村民,村民亦可向村集體行使給付請求權。
(3)對于安置補償費的歸屬。《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26條規定:“需要安置的人員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和使用;由其他單位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安置單位;不需要統一安置的,安置補助費發放給被安置人員個人或者征得被安置人員同意后用于支付被安置人員的保險費用。”安置補助費俗稱“勞力安置”,是對具有勞動能力而失去勞動對象的農民生活安置,具有很強的人身性,但安置補助費的金額多寡、支付標準并不受被征土地多寡因素影響,其標準更多地考慮安置農民個體因素。
綜合上面的介紹,征用土地必須符合法律規定的相關程序。相信大家看了上面介紹后,對于征用土地的程序是什么的法律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你還有關于這方面的法律問題,請咨詢律霸網律師,他們會為你進行專業的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已采取強制措施后能否治安處理
2021-01-09繼承權喪失有什么特點
2021-01-23內地居民結婚要帶什么材料
2020-12-19交通事故民事官司如何打
2020-11-28房貸新政下毀約能否要回購房定金
2020-12-17合同中債權抵銷的要件是什么
2020-12-22勞務外包工轉正式工申請怎么寫
2021-01-18貨物運輸保險糾紛案例
2021-03-17工程保險費的風險因素有哪些
2021-02-15意外傷殘理賠手續是什么
2021-02-11電子保單是如何工作的
2020-11-24未履行必要勘驗義務 保險公司應承擔理賠責任
2020-11-08保險合同寫法定受益人可以嗎
2021-03-24保險標的所有權轉移的認定
2021-01-25交通事故中對方摩托車沒有手續保險公司會賠對方車輛損失嗎
2021-01-03保險代理人的代理權是如何產生的
2021-02-03學生校門口被撞傷,保險公司要賠償嗎
2020-12-30因污染造成的損失保險公司拒賠可行嗎
2020-11-21身患重疾意外摔傷致死,保險公司不予賠付
2021-02-20專家揭秘保險公司理賠陷阱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