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校園法之校園暴力相關規(guī)定
校園法,在我國的法律體系中并不存在,因此其的法律條文也無從查詢。眾所周知,校園暴力的危害,不僅在于極大地擾亂了校園內的教學秩序,影響未成年人的成長尤其是心理健康,更在于它具有滲透性和傳染性。治理和打擊校園暴力刻不容緩,晚一天就會對未成年人的傷害多一分。因此,目前許多人大代表都提出了反校園暴力法的相關建議。但是,即使沒有這部校園法,也并不意味著校園之內是沒有法律存在的。我們可以說,校園法就是我國刑法、民法等在校園內的適用、
1、刑法中的規(guī)定:
同學間因故看不順眼挑釁生事、辱罵、互毆、群毆等行為有可能觸犯的法律是:非法持有槍支彈藥罪(刑法第一百二十八條)、故意殺人罪(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過失至人死亡罪(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條)、故意傷害罪(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過失至人重傷罪(刑法第二百三十五條)、強奸罪(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條)非法拘禁罪(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條)、侮辱罪(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聚眾斗毆罪(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條)、尋釁滋事罪(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條)等等。
同學間以保護、借錢為名向同學勒索財務或以其他不正當?shù)氖侄潍@取財務有可能觸犯的法律是搶劫罪(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條)、盜竊罪(刑法第二百六十五條)、搶奪罪(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條)、敲詐勒索罪(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條)、綁架罪(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條),現(xiàn)在還有些學生認為自己是未成年人,即使是犯罪也不用負刑事責任,我們知道,根據(jù)刑法的有關規(guī)定,已滿十六周歲的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2、民法中的規(guī)定
因故意或過失侵害他人的人身權和財產(chǎn)權依法應負損害賠償責任。由侵權行為引發(fā)的損害賠償稱為民事責任。民事責任旨在保護受害人的身體財產(chǎn)不受不法侵害。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的有關規(guī)定當九種人格權力遭受不法侵害時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這九種人格權是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人格尊嚴權、人身自由權。被害人因侵權行為致死,其家屬因此在精神上受到極大的打擊,可以依法提起精神損害賠償,要求支付撫慰金。精神損害撫慰金包括:致人死亡的,為死亡賠償金;致人殘疾的,為殘疾賠償金;行為人因過失或故意不法侵害他人身體,致使被害人殘疾或死亡,根據(jù)我國《民法通則》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中的相關規(guī)定,至被害人殘疾的應當賠償被害人醫(yī)療費、傷殘生活補助費;至被害人死亡的應當支付喪葬費。
二、依法依規(guī)處置學生欺凌和暴力事件
1、保護遭受欺凌和暴力學生身心安全:各地要建立中小學生欺凌和暴力事件及時報告制度,一旦發(fā)現(xiàn)學生遭受欺凌和暴力,學校和家長要及時相互通知,對嚴重的欺凌和暴力事件,要向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報告,并迅速聯(lián)絡公安機關介入處置。
報告時相關人員有義務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學校、家長、公安機關及媒體應保護遭受欺凌和暴力學生以及知情學生的身心安全,嚴格保護學生隱私,防止泄露有關學生個人及其家庭的信息。特別要防止網(wǎng)絡傳播等因素導致事態(tài)蔓延,造成惡劣社會影響,使受害學生再次受到傷害。
2、強化教育懲戒威懾作用:對實施欺凌和暴力的中小學生必須依法依規(guī)采取適當?shù)某C治措施予以教育懲戒,既做到真情關愛、真誠幫助,力促學生內心感化、行為轉化,又充分發(fā)揮教育懲戒措施的威懾作用。對實施欺凌和暴力的學生,學校和家長要進行嚴肅的批評教育和警示談話,情節(jié)較重的,公安機關應參與警示教育。對屢教不改、多次實施欺凌和暴力的學生,應登記在案并將其表現(xiàn)記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必要時轉入專門學校就讀。
對構成違法犯罪的學生,根據(jù)《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規(guī)予以處置,區(qū)別不同情況,責令家長或者監(jiān)護人嚴加管教,必要時可由政府收容教養(yǎng),或者給予相應的行政、刑事處罰,特別是對犯罪性質和情節(jié)惡劣、手段殘忍、后果嚴重的,必須堅決依法懲處。
對校外成年人教唆、脅迫、誘騙、利用在校中小學生違法犯罪行為,必須依法從重懲處,有效遏制學生欺凌和暴力等案事件發(fā)生。各級公安、檢察、審判機關要依法辦理學生欺凌和暴力犯罪案件,做好相關偵查、審查逮捕、審查起訴、訴訟監(jiān)督、審判和犯罪預防工作。
3、實施科學有效的追蹤輔導:欺凌和暴力事件妥善處置后,學校要持續(xù)對當事學生追蹤觀察和輔導教育。對實施欺凌和暴力的學生,要充分了解其行為動機和深層原因,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引導和幫扶,給予其改過機會,避免歧視性對待。
對遭受欺凌和暴力的學生及其家人提供幫助,及時開展相應的心理輔導和家庭支持,幫助他們盡快走出心理陰影,樹立自信,恢復正常學習生活。對確實難以回歸本校本班學習的當事學生,教育部門和學校要妥善做好班級調整和轉學工作。要認真做好學生欺凌和暴力典型事件通報工作,既要充分發(fā)揮警示教育作用,又要注意不過分渲染事件細節(jié)。
校園暴力已經(jīng)不再是一個個個案,暴力傷害的案件的數(shù)量已經(jīng)相當龐大。為此希望國家加強這方面的法律建設,從法律角度規(guī)制校園暴力維護學生的安全。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了,如果您還有問題,歡迎到律霸網(wǎng)進行在線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警定責簽字后還能復議嗎
2020-12-18政府違法征收土地怎么辦
2021-02-15物業(yè)服務合同糾紛都有哪些特點呢
2021-03-02離職之后可以仲裁雙倍工資嗎
2021-03-14認購合同定金交了多久簽購房合同
2020-12-07酒駕被追尾承擔多少責任
2021-02-13拆遷公司和拆除公司有什么不同
2020-12-04夫妻二人離婚后奶奶有探視權嗎
2021-01-21證券監(jiān)督管理機構的義務是什么
2020-12-22商業(yè)銀行工作人員索取回扣造成損失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2021-03-22羈押與逮捕分別是什么意思
2021-02-06一些基礎性的購房專業(yè)名詞
2021-02-22應該如何挑選房屋中介
2020-11-26產(chǎn)假期間安排工作符合法律規(guī)定嗎
2020-11-22公司倒閉拖欠農(nóng)民工工資怎么辦
2021-03-12人壽保險的投保對象是什么,買人壽保險時應注意什么
2021-01-26貨物運輸保險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是什么
2021-02-07理賠金不因新標準變更 保險合同約定有效
2020-12-24保險合同變更的類型
2021-02-06申請經(jīng)營旅館業(yè)的備案手續(xù)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