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損害賠償,是隨著《民法通則》的公布實施而在中國建立的一項新的民事法律制度,是中國公民權益的拓展。精神損害賠償是權利主體因其人身權益受到不法侵害而使其遭受精神痛苦或精神受到損害而要求侵害人給予賠償的一種民事責任,是現代民法損害賠償制度的重要組織部分。
適用原則
精神損害賠償是一般侵權行為責任。既然如此,精神損害賠償就應適用過錯責任原則(但不包括過錯推定責任原則)。本文認為,由于精神損害賠償可適用范圍的廣泛性和民事不法行為的多樣性,在精神損害賠償領域似不應規定一個統一的歸責原則,而應區分不同情況,對不同種類的精神損害賠償適用不同的歸責原則:
首先,在侵害精神性人格權和身份權的精神損害賠償中,應當適用過錯責任原則。主要理由是,侵害這些人格權和身份權的侵權行為大都是一般侵權行為。為維護我國民事立法歸責原則體系的統一性和完整性,對這類致害行為追究其精神損害賠償責任就應適用過錯責任原則,而不能適用其他責任原則。
其次,在侵害物質性人格權的案件中,即人身傷害案件的精神損害賠償中,過錯責任原則、無過錯責任原則以及公平責任原則都有其適用的余地。這主要是因為在這類侵權行為中,造成精神損害的行為不僅有一般侵權行為,還有特殊侵權行為,甚至還包括對造成的損害后果雙方當事人都無過錯的情況。所以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區分不同情況適用不同的歸責原則。
再次,在侵害負載著較為重大的情感價值之財產權或違約行為致非違約方精神損害的情況中,本文認為應遵循已頒布之統一合同法和即將出臺之物權法中規定的歸責原則來確定侵害人責任的成立與否,以確保法律體系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年勞動法辭退員工補償有哪些規定
2020-11-11農村宅基地房屋拆遷糾紛如何解決
2020-12-14律師會見時能提供哪些幫助
2020-12-01外國投資者未按規定報送投資信息如何處罰
2020-12-10現金支票有效期
2020-11-262020年有前科幾年可以消除
2020-11-12強制傳喚的前提是什么
2021-01-01借條和欠條的訴訟時效
2021-02-09婚約財產糾紛有哪些
2020-12-04交通事故傷殘鑒定及精神賠償
2021-03-17接管期限延期最長時間是多久
2020-12-16農村土地承包合同和經營權證不一致如何解決
2020-12-08在疫情期間房屋過戶可以延期嗎
2020-12-24要辭職了領導不讓走怎么辦
2021-01-18什么情況下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10發生勞動爭議或者勞動關系轉移接續時,有哪些東西都是重要憑證
2021-01-14勞務派遣能否獲得賠償
2021-01-18用人單位單方面調崗降薪勞動者如何應對?
2021-02-28失業保險基金情況是誰監督
2020-11-13保險合同爭議有哪些處理方式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