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信息侵權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在網絡環境下,網絡信息內容提供者和網絡技術服務提供者之間可能沒有共同實施行為,也沒有共同的意思聯絡,而是各自實施各自的服務。比如為服務對象的信息提供存儲空間服務,信息存儲空間服務提供者對服務對象、服務對象上傳什么信息、信息的內容等等事先無從知曉,只有在信息已存儲在其空間后才有可能接觸;對于搜索、鏈接服務而言,也是在信息已存儲在服務器、處于公眾已經獲得或者可以獲得的狀態后,為用戶通過快捷以及更多的方式獲得信息提供方便。因此,在很多情況下,網絡內容提供者和網絡技術服務提供者并無事先的聯絡,其行為或者有先后,或者相互脫離,在某種意義上,它們的行為似乎是各自獨立的、毫無關聯的。但筆者認為,網絡服務提供者應當和直接侵權的網絡用戶承擔連帶責任,主要理由如下:
第一,網絡服務提供者和直接侵權的網絡用戶承擔連帶責任有法律上的依據。我國侵權責任法第三十六條規定:“網絡用戶、網絡服務提供者利用網絡侵害他人民事權益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網絡用戶利用網絡服務實施侵權行為的,被侵權人有權通知網絡服務提供者采取刪除、屏蔽、斷開鏈接等必要措施。網絡服務提供者接到通知后未及時采取必要措施的,對損害的擴大部分與該網絡用戶承擔連帶責任。”這條規定了未盡到“通知——刪除”義務的網絡服務提供者應對損失的擴大部分與侵權的網絡用戶承擔連帶責任,為網絡服務提供者承擔連帶責任找到了法律依據,但侵權責任法中并沒有對網絡服務者的所有侵權行為都明確侵權后果。2013年1月1日實施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信息網絡傳播權民事糾紛案件使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對網絡服務提供者的法律責任進行了細致明確的規定,其中第四條規定:“有證據證明網絡服務提供者與他人以分工合作等方式共同提供作品、表演、錄音錄像制品,構成共同侵權行為的,人民法院應當判令其承擔連帶責任。”“與他人以分工合作”屬于有共同故意,理應承擔連帶責任,關于這點幾無爭議。對于網絡服務提供者的教唆侵權和幫助侵權,《規定》第七條只是規定了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似乎并沒有明確承擔責任的方式。但是教唆侵權和幫助侵權作為兩種間接侵權行為,理應和網絡用戶的直接侵害信息網絡傳播權的行為承擔連帶責任。
此外,2003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條規定:“二人以上共同故意或者共同過失致人損害,或者雖無共同故意、共同過失,但其侵害行為直接結合發生同一損害后果的,構成共同侵權,應當依照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條規定承擔連帶責任。”該解釋雖然是針對人身損害賠償的,但可以作為認定共同侵犯著作權行為的參考,為認定網絡服務提供者承擔連帶責任提供指引。在網絡環境下,即使網絡內容提供者和網絡技術服務提供者對信息的傳播并無事先的聯絡,但如果他們各自的行為對損害后果之發生分別產生作用,各自過錯的具體內容相同或者相似,也可以根據共同侵權制度追究他們責任。目前司法實務界對共同侵權行為通常采取的觀點的是,共同侵權行為以各個侵權行為所引起的結果有客觀關聯為已足,各行為人間不必有意思的聯絡。在對共同侵權行為的認定上,“將應當是具有共同主觀過錯的數行為人所為的同一損害行為,或者雖無共同的主觀過錯,但數行為人的行為和侵害后果在同一事實中存在客觀聯系,或者僅是數行為人各自行為的侵害后果,在同一侵害事實中存在客觀聯系且不可分割的行為”視為共同侵權行為。
第二,網絡服務提供者和直接侵權的網絡用戶承擔連帶責任有利于保護著作權人的權益。網絡環境下,權利人對網絡用戶的行為往往缺乏可控性,而網絡用戶具有較為分散、不易找到、賠償能力較低等特點,以至于在司法實踐中,權利人很少把直接侵權的網絡用戶列為被告,而只是起訴網絡服務提供者。如果只是讓網絡服務提供者按其過錯大小承擔責任而不是連帶責任,那么權利人的權利將會得不到有效保護。連帶責任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擔保的價值,通過增加責任主體從而增加責任財產的數量,確保著作權人的利益得到充分的救濟。此外,連帶責任還使著作權人在訴訟程序上更加便捷地行使權利,著作權人可以選擇直接侵權的網絡用戶或者網絡服務提供者作為被告,或選擇二者都作為被告,方便著作權人有效地行使權利。
第三,網絡服務提供者和直接侵權的網絡用戶承擔連帶責任具有操作上的可行性。在大部分網絡著作權案件中,網絡服務提供者和網絡用戶對于侵權行為是沒有意思聯絡的。有觀點認為,由于網絡服務提供者和網絡用戶由于沒有意思聯絡,也就不構成共同侵權,應按各自的過錯程度分別承擔侵權責任。這里且不論意思聯絡是否是共同侵權的構成要件(相反,筆者認為意思聯絡并非共同侵權的必備要件,這點在上文已經提及),單就司法操作而言就顯得尤為繁瑣,不易操作。雖然當前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是司法實踐中所倡導的知識產權保護方法,但知識產權損害賠償的基本原則仍然是填平原則。從通常意義上講,權利人對于侵權行為所造成的損害后果,只能獲得一份補償或賠償。按照這種單獨責任的觀點,如果網絡用戶和網絡服務提供者對侵權行為按過錯程度分別承擔按份責任,那么這種訴訟是必要共同訴訟還是非必要共同訴訟?如果是必要共同訴訟,那么也就意味著每個案件權利人都需要把直接侵權的網絡用戶和網絡服務提供者作為共同被告,上文已經提到網絡用戶過于分散不易尋找的特點,且會不合理地增加權利人的維權成本,實踐中也很難操作。如果認定權利人起訴網絡用戶和網絡服務提供者的訴訟并非必要共同訴訟,那像當前司法實踐中所普遍存在的,在權利人只起訴網絡服務提供者的情況下,法院在裁判上也會變得艱難。首先是其承擔責任的份額不好確定,即使是責任承擔份額能夠公平合理地予以確定,權利人還要單獨起訴網絡用戶讓其擔責,即使網絡用戶能夠找到,也浪費了寶貴的司法資源。
第四,網絡服務提供者與直接侵權的網絡用戶承擔連帶責任符合公平正義。網絡服務提供者通常會鼓勵網絡用戶上傳或下載最新熱門作品,這可以通過增加服務人群進而增加廣告收入。根據收益與風險相一致的理念,網絡環境下發生的數人共同侵權的場合,一方為提供網絡服務的經營單位,且是因經營行為導致了網絡用戶侵權行為的發生。因此,網絡服務提供者對網絡用戶利用網絡技術實施加害行為有一定的預見性,這也是讓他們承擔連帶責任的首要理由。此外,網絡服務提供者雖無法實際制止網絡用戶的侵權行為,但其可以通過采取必要的過濾措施予以事前防范,或者在損害發生后及時采取必要的補救措施防止損害的進一步擴大。因此,讓他們承擔連帶責任也是合情合理的。
理論上也有很多關于網絡服務提供者是承擔單獨責任抑或是連帶責任的爭論,網絡服務提供者僅需要對自己的行為造成的后果承擔自己責任。當然在網絡信息盛行的今天隨意傳播網絡不實信息是沒有責任心的錯誤做法。律霸網小編問您精心收集以上內容,如有任何疑問,也歡迎咨詢律霸網專業法律顧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110可協調租房糾紛嗎
2020-12-04國有控股企業能破產嗎
2020-11-15合同和中介服務確認書的區別
2021-03-08簽訂贈與合同應注意哪些
2020-12-18婚禮上搶婚犯法嗎
2021-01-24哪些案件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
2021-01-07變更勞動合同有哪些需要注意什么
2020-12-10同業拆借,拆入資金可以用于投資嗎
2021-01-19法律中規定的合同保全措施有哪些
2021-01-27如何分割夫妻財產
2020-11-27工傷期能辭退嗎
2021-01-03什么叫勞動合同變更
2021-03-14競業限制在合同中有效嗎
2020-12-26意外傷害保險證明材料有哪些
2021-02-14保險合同如果要撤銷要怎么做
2020-11-17保險提醒、說明義務嚴格,保險人說明義務的履行標準是什么
2021-02-10航空旅客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1-03-13本案中被告保險公司是否承擔賠償責任
2020-11-15按揭貸款需要交保險嗎
2021-01-19保險公司修車理賠期限是多久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