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拆遷協議上簽字會有什么后果
大量被拆遷人的經歷表明,不按照拆遷方要求簽字,后果確實很嚴重
如果被拆遷人不按照拆遷方的要求,在他們給出的拆遷協議上簽字,確實有很多不良后果可能發生。
比方說拆遷方可能為了逼迫被拆遷人簽字搬遷,對被拆遷人做出斷水、斷電、斷路等逼遷行為;可能會對被拆遷人采取“株連式”逼遷手段,以拆遷戶近親屬的學業、工作為要挾,強迫“說服”被拆遷人簽字搬遷;可能會簡單粗暴地對被拆遷人的房屋進行拆除,房子沒了再向被拆遷人施壓。
但是,以上的這種種“后果”,都是拆遷方違法做出的侵權行為,而不是因為被拆遷人不簽字的行為是錯的。只要被拆遷人及時啟動相應的法律救濟程序,完全可以充分打擊拆遷方這些猖狂的侵權行為,依法保護自己的合法財產權益。
如果被拆遷人因為擔心這些后果的發生,而妥協在拆遷協議上簽了字,那后果才是真的嚴重。被拆遷人不但要接受自己不滿意的補償條件,還有可能因為補償協議存在的漏洞,導致自己的權益失去保障。
根據法律規定,不簽字可能造成的后果只有一個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房屋征收部門與被征收人在征收補償方案確定的簽約期限內達不成補償協議,或者被征收房屋所有權人不明確的,由房屋征收部門報請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依照本條例的規定,按照征收補償方案作出補償決定,并在房屋征收范圍內予以公告。
也就是說,事實上,如果征收活動是依法進行的,那么被拆遷人如果不在拆遷協議上簽字,可能會造成的不利后果只有一個,那就是超過規定期限后,被作出《征收補償決定》。補償決定的作出,意味著被拆遷人離房屋被司法強制執行(強制拆除)更近了一步。
被拆遷人朋友可能會擔心,如果自己不簽字,真的任由補償決定作出了,那是不是就只能接受征收方給出的補償條件,眼睜睜看著房子被拆除了?并不是這樣的。
從補償決定作出,到房屋真正被強制執行之間,還隔著被拆遷人的重要權利救濟程序。根據《條例》規定,被征收人對補償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
結合《行政復議法》和《行政訴訟法》的相關規定,補償決定作出并送達被拆遷人后,被拆遷人可在60日內向復議機關申請行政復議,或在6個月內提起行政訴訟。
復議和訴訟的過程,其實也是被拆遷人重新與征收方建立談判的重要機會。被拆遷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也不提起行政訴訟的,超過這個期限后如果不搬遷交房,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就可以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強制拆房)了。
所以說,其實如果被拆遷人對補償條件不滿,或者認為補償協議存在問題的,是有權拒絕在補償協議上簽字的。
在規定的簽約期限內,被拆遷人拒絕簽字后,可以通過信息公開申請等途徑獲取征收項目的相關信息,確認拆遷方是否存在違法征收的行為,并有針對性地啟動復議、訴訟等法律程序以打促談,保護自己的房屋財產權益,并爭取合理的補償條件。超出簽約期限后,如果被拆遷被作出補償決定的,也不意味著維權之路的終止,被拆遷人仍舊可以主張自己的異議,繼續爭取公平合理的補償。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通過上文的分析,不簽訂拆遷補償協議的,又不在規定的期限內提起行政訴訟的,征收部門可以作出征收決定,不執行征收決定的,會被強制執行的。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保證人責任成立要件
2021-03-14醫療事故喪葬費確定是怎樣的
2021-01-02醫療損害責任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2020-12-12對驗房結果不滿意怎么辦
2020-11-27勞動局投訴多久給工資
2020-11-12公司收取押金和扣押身份證件的合法嗎
2021-03-23哪些財物不能質押
2020-12-17交通事故如何快速理賠
2021-03-15父母贈與房產后還能反悔嗎
2020-11-27工作2年沒簽訂勞動合同,被辭退怎樣賠償
2020-12-17試用期不合格辭退入職體檢給報嗎
2021-02-24合同中止履行是否變更合同
2021-02-11如何指定人壽保險的受益人
2021-03-10什么是家庭財產保險
2020-11-13保險合同糾紛管轄權爭議上訴案
2021-01-19申請設立外資保險公司是否受理決定的期限
2021-03-18車禍受害人能告保險公司嗎
2021-01-27車出車禍保險怎么賠償
2021-03-20車輛修理費高于市值,保險公司能拒賠嗎
2021-03-03車險理賠需要帶什么材料,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