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犯罪的構成亦分主觀要件與客觀要件,概括來說網絡犯罪主體是一般主體,犯罪客體是復雜客體,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或者過失,在客觀方面其實行的行為具有特殊性。
1.網絡犯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犯罪主體指實施危害社會的行為、依法應當負刑事責任的自然人和單位。從網絡犯罪的具體表現來看,犯罪主體具有多樣性,各種年齡、各種職業的人都可以進行網絡犯罪,對社會所造成的危害都相差不大。另外,網絡的發展給企業發展電子商務帶來了新的生機,企業法人為了爭奪新的市場空間,法人作為主體的網絡犯罪也應當不足為奇。
2.網絡犯罪的客體是為刑法所保護的而為網絡犯罪所侵犯的一切社會關系。網絡犯罪所侵犯的同類客體正是信息交流于共享得以正常進行的公共秩序。網絡犯罪的直接客體是多種多樣的,有的行為侵害計算機系統的管理秩序,有的危害計算機系統安全保護制度,有的則危害國家和公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人身安全。所以網絡犯罪侵犯的是復雜客體。
3.網絡犯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或過失。傳統觀點認為犯罪行為人具有明顯的犯罪故意,而且這種故意常常是直接的。即使是為了顯示自己能力的侵入系統的犯罪,行為人也具備明顯的“非要侵入不可”等等的念頭,顯示了極強的主觀故意。而筆者認為犯罪行為人即便是主觀上表現為過失也應當作為網絡犯罪的構成要件,只是應對這種過失加以嚴格限制。現實案例告訴我們,一個網絡犯罪后果的發生往往其行為人最初并不具有故意的企圖,如1999年10月YAI病毒的制造者——重慶郵電學院的杜-江曾說道“我原本是出于對計算機網絡程序開發的興趣,YAI為遠程控制文件包,非為惡意使用而設計,提供到互聯網只是為了讓大家免費使用它,再給我提供一些修改意見,沒想到事與愿違。”如果不將過失也作為網絡犯罪的主觀方面,那么更多的網絡犯罪將無法得到規制而任其肆意危害大眾。
4.網絡犯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違反有關計算機網絡管理法律、法規,侵入國家事務、國防建設、尖端科學技術領域的計算機系統,對計算機信息系統功能、數據和應用程序進行刪除、修改,或者破壞計算機系統軟件、硬件設備等侵害計算機系統安全的行為,以及利用計算機實施偷窺、復制、更改或者刪除計算機信息,詐騙、教唆犯罪,網絡色情傳播,以及犯罪網絡侮辱、誹謗與恐嚇等犯罪。網絡犯罪的行為只能是作為。這是由于網絡犯罪的物質基礎在于由硬件和相應軟件構成的計算機系統,而計算機系統的各種程序功能,需要通過人直接或者間接操作輸入設備輸入指令才能執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務派遣期間生病了怎么辦
2021-01-11實習期懷孕了怎么辦
2021-02-11行政非訴執行期限是多久
2020-11-08行政處罰下達多長時間需交罰款
2021-03-26民事調解強制執行可以申訴嗎
2021-02-02仲裁條款向第三人擴張與合同相對性的沖突是什么
2021-01-22小區樓頂使用權歸屬誰
2021-03-16只有購房合同沒有房產證的房子可以保全嗎
2021-03-21拆遷款遺產繼承法院怎么判
2021-02-15保姆續約要交中介費嗎
2021-02-10房產贈與部分轉賣需要交哪些稅費
2020-12-21公司解除勞動合同需要賠償嗎
2021-01-28違反試用期約定如何賠償
2021-03-17工會怎么進行勞動爭議調解
2020-12-15旅游人身意外險有什么規定
2021-01-14海洋運輸貨物有幾種保險
2020-12-08限制保險人合同解除權如何被限制
2021-01-04學校平安保險理賠范圍是什么
2020-12-05車險理賠過期責任究竟在誰
2021-02-16觸發保險公司免責條款會怎么樣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