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暴力“人肉搜索”侵害了哪些權利
人肉搜索侵犯了公民的隱私權
隱私權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寧與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護,不被他人非法侵擾、知悉、收集、利用和公開的一種人格權,而且權利主體對他人在何種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你對自己的隱私是否向他人公開隱私以及公開的人群范圍和程度等具有決定權。隱私權是一種基本人格權利。
“人肉搜索”一詞,最早出現在2006年
當時,天涯社區的“娛樂八卦”論壇查找一名叫“毒藥”的網友。隨后,數百名網友對“毒藥”發起人肉搜索,從此改變互聯網的匿名屬性,人肉搜索越來越風行。但同時,人肉搜索也引發熱議。有人認為,人肉搜索能起到積極作用,打擊腐敗、遏制社會不良風氣;也有人認為,這種行為侵害個人隱私,而且很容易造成誤傷。今年10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利用信息網絡侵害人身權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正式實施,其中就有涉及人肉搜索的內容,再次引發公眾熱議。事實上,自該司法解釋公布之日起,輿論就莫衷一是。因為近年來,通過人肉搜索在網絡高舉反腐和監督大旗,也曾讓不少貪官無所遁形。
記得在陜西延安“8·26”特大交通事故現場,陜西省安監局原局長楊*才一張笑臉被網絡曝光,迅速引發人肉搜索,結果其竟被網友“揪”出83塊名表,價格也逐一被公之于眾。此后不久,有關部門介入調查,“表叔”楊*才最終因貪腐獲刑。2010年,一起醉駕導致的校園車禍發生后,有媒體報道,肇事者李*銘口出狂言“有本事你告去,我爸是李-剛”。李-剛很快在人肉搜索下現形—是保定市公安局北市區分局分管刑偵的副局長。
人肉搜索也時常帶來誤傷,讓不少人吃盡苦頭。去年12月,廣東一家服裝店女店主蔡某懷疑女顧客偷衣服,將監控視頻截圖上傳網絡。在人肉搜索下,視頻中的女子個人信息被曝光,因為不堪網友謾罵,女子投河自殺。頗有諷刺意味的是,女子自殺后,店主蔡某成為“人肉”的對象。也因為這一事件,蔡某被當地警方刑拘。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擔保協議不寫借款人可以嗎
2021-01-20賣假貨會判刑嗎,賣假貨的法律責任
2020-11-15繼父贍養糾紛贍養費
2021-03-05如何確定交通事故管轄法院,交通事故上訴的程序
2021-02-10上市銀行呆賬準備金計提方法差異原因有哪些
2021-01-01集體組織所有權有哪些
2021-01-11非法盜用他人信息怎么處理
2021-02-18工作合同實習多長時間
2021-03-16辭職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0-12-22飛機延誤賠償的標準
2021-03-04保險公司在有第三者責任保險的該怎么做
2021-01-02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的條件是什么
2021-01-07保險合同糾紛
2021-01-15保險合同成立與生效如何確定
2021-03-08網上買的保險怎么理賠
2021-02-17保險公司對第三者險應如何處理
2021-03-07國人投保六大誤區
2021-02-20山頭租給他人開采石頭合法嗎
2021-02-13土地承包合同怎么寫,簽訂土地承包合同時需要注意什么
2021-01-06村民大會可以拒絕土地出讓嗎
2021-01-14